

「許多不義遺址正在逐漸消失,如何讓這些建築成為轉型正義的成果,我們要從不義遺址出發,以積極的眼光,在錯誤中覺醒,化為團結的動能。」-文化工作者陳建融
...
Read More「當我們在看一個制度之前,應該先瞭解這個制度或這個法律的背景、原因,還有過程,進而才能說出對這個政策的心得與批評。」-Kumu Walis
...
Read More只要生或長在台灣,願意為台灣這塊土地作出貢獻、共同守護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不論來自什麼族群,都是台灣人。
07.17歷史小說《遺址》:參與國防工程的228遺族看大罷免 側記
...
Read More近期公視播映迷你劇集《聽海湧》,以二戰時期台籍日本兵被派至南洋擔任戰俘監視員的歷史為劇情主軸,引起許多討論與關注這段鮮少被提及的歷史。本次講座榮幸邀請到現為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的陳柏棕助理研究員,研究員本身長期從事二戰時期台籍日本兵的歷史研究,多年查探並訪談許多當事人做成口述歷史,...
Read More講者林佳和首先透過年表簡單解說「威瑪共和國」衰亡史,介紹反民主與防衛民主的概念。威瑪共和國於德意志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霍亨索倫王朝崩潰後成立,是德國首次實行共和制度。講者指出,台灣跟威瑪的距離遠比大家想的還要更接近,由於中華民國憲法的起草人張君勱當時在威瑪德國留學,...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