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國好民講座】台灣地方政治讀本:來自青年世代的提問、實踐與反思 新書分享會紀錄

2023年11 月16日

本次分享會帶大家從不同層面去認識、理解地方政治,尤其更深入討論了我們所在的台中政治樣態。主持人陳彥斌指出「地方政治是最真實,也最現實的。」身為一般市民的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去親身觀察政治運作的痕跡,也可以近一步參與不同活動去認識地方政治運作的模式。唯有大家都關心、在乎並採取行動,我們才能改善地方、創造更好的生活。

【好國好民講座】台灣地方政治讀本:來自青年世代的提問、實踐與反思 新書分享會紀錄

編者嚴婉玲首先分享本書的起源,她發現過往的政治學幾乎都不討論、不寫地方政治,因此找到一群雖然非政治專業,但卻在各地有深入觀察的年輕人,期望透過他們的親身觀察去瞭解各地不同的政治文化與狀況。嚴婉玲強調,地方政治不是只有官商勾結或黑金,而是有許多地方是我們市民可以去介入的,透過這本書,我們也可以理解地方政治是怎麼回事,進而去參與其中。

本書作者之一、同時也是台中市議員的黃守達則簡單分享自己文章內容,他提及在中西區的走動過程中發現,基層有一股很強烈的「去意識形態」跡象,意即希望不講政黨、選人不選黨的傾向。黃守達提到政治學者吳乃德將台灣的恩庇侍從主義認為是從黨國體制而來,國民黨政權透過利益交換來控制群眾。他認為黨國因素不能代表一切,政治本身即是交換,不只是單純的經濟利益(買票),更有象徵交換、情感的交換,就像我們常說的puânn-nuá(盤撋),我透過誠意去交換你的信任。地方政治的日常就是不停在交換,而我們要如何看待這件事、甚至如何去交換出更好的東西,值得再深入討論。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理事長林芳如則以公民團體的經驗分享如何在這些交換過程中嘗試推進理念。公民團體在做的是社會教育,把政治落實到日常生活中,譬如好民曾舉辦議會小旅行,帶民眾進入議會觀察議會生態。公民團體創造機會,讓大家可以去觀察地方公共政策如何規劃與實行,進而參與其中。民主政治的一項特色是透明度與可近性很高,因此我們更該去好好認識及討論地方政治。

針對台中地方派系觀察,主持人陳彥斌分享到以前台中市跟台中縣的地方派系狀況。台中縣的紅黑派對立較激烈,許多村里會有兩個土地公由紅黑派各自祭拜、葬禮的道士團也會有紅黑派兩團。相對來說,台中市雖也有張賴兩個派系,但對立較緩和。陳彥斌指出最大主因是派系鬥爭場多在鄉鎮長與代表選舉,而台中市並沒有這樣層級的選舉。

黃守達進一步提到,縣市合併後整個版圖重整,以前的派系組織也跟著改變,現在值得關注的反而是個人的物質基礎。就像以前這些派系組織性很高,會有最高指揮決定誰出馬參選、更有不同層級的幹部管理。但現在這些派系已逐漸家族、個人化,最現成的例子便是顏家。嚴婉玲則指出在縣市合併後,縣區被邊緣化的情況。她舉例過往路燈壞掉,可以直接跟鄉鎮長反映報修,民選的鄉鎮長可以直接人來修;然而現在要區長通報後才可能會有人來修。對舊縣區的居民來說,被邊緣化的感受很強烈。

最後的提問時間則更深入討論舊市區的政治選舉版圖與各議員分析、台灣的宗教與地方勢力為何如此緊密等議題,歡迎大家前往直播存檔收看

本次分享會帶大家從不同層面去認識、理解地方政治,尤其更深入討論了我們所在的台中政治樣態。主持人陳彥斌指出「地方政治是最真實,也最現實的。」身為一般市民的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去親身觀察政治運作的痕跡,也可以近一步參與不同活動去認識地方政治運作的模式。唯有大家都關心、在乎並採取行動,我們才能改善地方、創造更好的生活。

所屬好民審議院: 

好民推薦

▲點擊圖片報名參加▲

陳澄波的遺照首次公開時,眾人震驚於陳澄波的最後身影,包含身上的槍孔竟得以完整被記錄下來。然而更令人震撼的,是遺體下方,蹲踞在地、以肩膀頂住門板的張捷,正是她用身體來承擔陳澄波的遺體,讓攝影師得以完整捕捉陳澄波受難時,含冤死不瞑目,以及胸膛被子彈貫穿、血染西裝的影像。

她瞞過政府監控體系,堅持留下陳澄波被槍殺後的遺照,而那張遺照一直藏在供桌上的自畫像背面,因為憲兵隊如果闖進家裡搜查,那是唯一不會被搜的地方。

我們能夠記得陳澄波最後的樣子,去看見國民政府的殘暴,是張捷奮力用肩膀撐起門板,她所承受的不僅是先生遺體與冤屈的重量,更是國家暴力的威權壓迫,唯有扛起如此巨大的重量,才能讓台灣人的苦難真相得以慢慢顯影。

邀請您一同參與這場講座,聆聽施如芳編劇的講解,重新見證門板下默默守護的身影,關於藏畫的女人——張捷 的故事。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