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0715解嚴紀念日】

照片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歷史上的今天——解嚴紀念日】

1987年07月15日,時任總統的蔣經國,在美國的施壓以及台灣局勢變化的雙重壓力下,宣佈解嚴。

過去,中華民國在台灣,一共發布過兩次戒嚴令。

第一次戒嚴,是1947年,二二八事件之後,由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陸續對台北市、基隆市以及台中市等地區宣布戒嚴,直到同年05月16日,由新成立的台灣省政府宣佈解嚴。

第二次戒嚴,是由台灣省政府主席陳誠,於1949年05月19日頒布,並於隔天開始正式實施。此次的戒嚴一實施下去,就歷經了漫長的三十八年,其時間長度目前僅次於埃及的軍事戒嚴。

【歷史上的今天——0628解嚴後首次國是會議】

【歷史上的今天——解嚴後首次國是會議】

「老賊無恥/鼠輩橫行/你還要我等?你還要我等?
強權獨裁/民意不彰/你還要我等?你還要我等?」——〈我們不再等〉黑名單工作室(1990)

1987年07月15日,在台灣的民主推動者,與美國遙遙施加的雙重壓力之下,中華民國政府終於宣布解除戒嚴。但台灣可不是在宣佈解嚴的那一瞬間,就立刻變成我們現在所謂的「民主、自由、多元」的社會,事實上,解嚴之後的台灣,面對的是依舊冥頑不讓的黨國保守勢力,以及落後的憲法制度等問題,導致政府的施政與民間的期望仍然有著一段嚴重的落差。

歷史上的今天——0501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廢除


1991年04月22日,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的修憲提案進行三讀並且經過表決,作成廢止《臨時條款》的決議。
04月30日,由時任總統李登輝發布總統令,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05月01日生效時,以總統令公告,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照片資料來源:國家文化資料庫

***

【歷史上的今天——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廢除】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在1948年05月10日公佈實施,一直到1991年05月01日廢止,施行了43年之久。它的效益是凍結憲法,賦予總統戒嚴不受憲法拘束,可以說,是超越憲法,甚至違憲的產物。

當時,為了因應中國內戰的政軍情勢,國民大會經由憲法修正的程序,制定了《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而荒謬的是,《臨時條款》看似是依附在《憲法》之下,實際上卻得以超越憲法,而不受到憲法的拘束。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