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 好國好民講座 季守思《設計師的斜槓社運參與》

2021年11 月14日

✸ 好民青年月!創未來造當下!

十月,許多人都扎實感受何謂地方社會權力的強力壓制。我們曾經以為突破了侷限,但不爭的事實是,整體的公民文化不夠穩固,盤根錯節的地方關係,擠壓了青年投身願景打造的可能。

過去,蔣介石為動員年輕人反共復國說:「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但今日的國民黨,卻積極與極權中國的政治意志相接,打壓開創台灣新未來的年輕人。

「有好問題才有好領導者」,這是管理學談組織改革的大原則。年輕世代必然是未來台灣的領導者。無論你是否認可,我們都請你接受好民邀請,來聽他們對台灣的現在與未來,提出哪些問題,又打算指引出什麼新的國家方向?

在聊完從社運場遇到政治場域的經驗後,有些人可能開始想...
若我不想投身參與政治工作,又該如何以自身力量改變社會?

其實政治參與非常容易,不一定要投身政治行業,才能改變社會或政治現況!

設計師出身的季守思,長期幫助社運團體、公民團體昨美術設計與社群,用自身的專業參與社會的改變。

 

好國好民講座

✸ 報名連結 / ​https://reurl.cc/WXo4l5

季守思 《設計師的斜槓社運參與》

時間:11.26 (五) 19:00-21:00

講者:地球公民基金會小編 季守思

主持人:好民文化行動協會 執行長 林芳如

地點:好民文化行動協會

 

報名填表後,活動前一日將會發送報名確認信,煩請收信以確保聽講權益!

入場需全程配戴口罩,並須先量測體溫,超過37度,請勿入場。

*因應疫情變化,活動視情況依疫情指揮中心之命令做調整,也請各位參與者做好防疫措施! 

好民推薦

世界公民講座 ×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殖民的延續與抵抗:後殖民視角下的鄒族集體性與白色恐怖經驗(1949-1987)
時間:5/3(六) 14:00-16:00
地點:好民文化行動(台中市西區民權路53巷10號)

在戒嚴與威權統治交織的白色恐怖時期,原住民族並非僅是被忽略的歷史背景,更是深陷「內部殖民」治理的核心場域。本講座採取少見於主流白色恐怖研究的後殖民視角,以鄒族為例,探討國家如何透過語言政策、行政體系與敘事建構延續殖民秩序,並分析在壓迫中,族群集體性如何展現出韌性、重構與抵抗的能動性。
我們將從三個關鍵時期切入:1949至1954年間,鄒族領袖高一生推動「新美集體農場」,展現出部落自主治理的構想,卻遭國家以政治理由鎮壓,成為族群創傷的開端;1955至1969年間,國民黨政權推行「山地平地化」政策、設置山地黨部並推動說國語運動,系統性地削弱鄒族語言、信仰與決策體系,迫使族人從公開政治實踐轉向文化記憶的隱性保存;1970年代起,隨著社會逐步鬆動,鄒族開始於文化場域回應殖民敘事,特別是1980年代針對「吳鳳神話」的批判行動,展現深層的歷史對話與身份重建。
本講座不僅回顧鄒族在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經驗,更關注原住民族如何在殖民治理邏輯未曾終結的情況下,持續反思並重構集體主體性。這段被主流歷史書寫所忽略的經驗,至今仍深刻影響鄒族的政治參與與文化實踐,也為理解台灣轉型正義提供不可或缺的關鍵視角。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