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通知】國際兒童人權日:#中台灣挺香港囝仔_顧台灣未來 記者會

2019年11 月19日

【採訪通知】國際兒童人權日:中台灣挺香港囝仔顧台灣未來 記者會

香港反送中運動超過5個月,許多抗爭者未滿18歲,因此是《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定義下的「兒童」。據報導,至十月底,香港共有超過4000人被拘捕,其中750人未滿18歲、105人未滿16歲,近日香港警察攻擊中文大學、理工大學、城市大學,被捕學生人數也持續攀升。在這些行動中,我們也陸續看到香港兒童遭受到無差別的暴力對待,兒童遭警察噴胡椒水、釋出戴奧辛的催淚彈導致兒童健康受到嚴重威脅,香港警察甚至利用兒保制度,強行將兒童分離拘留於兒童院,不被允許正常上學、上課,嚴重侵害兒童受教權。更令人震驚的是,未成年示威者指控警察以性暴力對待,甚至有少女因此懷孕而接受人工流產。
香港政府與警隊宣稱維護社會,然而我們卻看見兒童人權一再遭受侵犯。

11月20日是國際兒童人權日,今年也是聯合國通過《兒童權利公約》30週年,這份具有國際約束力的法律保障了四大權原則:兒童生存權、發展權、參與權與受保護權,以此保障兒童在公民、政治、文化與社會的權利。在國際兒童人權日前夕(11/19),台中公民團體一齊在台中火車站連儂牆前為香港的兒童、青少年發出119緊急求救訊號,呼籲台灣民眾以我們現在享有的民主自由支持香港。

■ 記者會時間:11/19 (二)上午10點
■ 記者會地點:舊台中火車站連儂牆(舊車站1號月台第11節車廂)
■ 記者會亮點:請孩子將四大權利的拼圖手板拼起來,成為一顆愛心,送給香港青年。
■ 記者會流程:
1. 學生團體發言
2. 公民團體代表發言
3. 結尾行動亮點

■ 聲援團體:(不以筆畫排列)
人本教育基金會台中分會、好民文化行動協會、中山醫哥吉拉社、台中台語囝仔伴共學團、台中市醫界聯盟、台中市生活願景協進會、台中市新文化協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中大專中心、台中教育大學學生議會、全面罷免協會、好溫度台灣青年基金會、司法改革基金會台中辦公室、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台中辦公室、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台中分事務所、…等。

■ 新聞聯絡人:林芳如0933577443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 、蘇雅慧0963627358(好民文化行動協會)

照片出處 全面罷免 Total Recall

好民推薦

世界公民講座 ×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殖民的延續與抵抗:後殖民視角下的鄒族集體性與白色恐怖經驗(1949-1987)
時間:5/3(六) 14:00-16:00
地點:好民文化行動(台中市西區民權路53巷10號)

在戒嚴與威權統治交織的白色恐怖時期,原住民族並非僅是被忽略的歷史背景,更是深陷「內部殖民」治理的核心場域。本講座採取少見於主流白色恐怖研究的後殖民視角,以鄒族為例,探討國家如何透過語言政策、行政體系與敘事建構延續殖民秩序,並分析在壓迫中,族群集體性如何展現出韌性、重構與抵抗的能動性。
我們將從三個關鍵時期切入:1949至1954年間,鄒族領袖高一生推動「新美集體農場」,展現出部落自主治理的構想,卻遭國家以政治理由鎮壓,成為族群創傷的開端;1955至1969年間,國民黨政權推行「山地平地化」政策、設置山地黨部並推動說國語運動,系統性地削弱鄒族語言、信仰與決策體系,迫使族人從公開政治實踐轉向文化記憶的隱性保存;1970年代起,隨著社會逐步鬆動,鄒族開始於文化場域回應殖民敘事,特別是1980年代針對「吳鳳神話」的批判行動,展現深層的歷史對話與身份重建。
本講座不僅回顧鄒族在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經驗,更關注原住民族如何在殖民治理邏輯未曾終結的情況下,持續反思並重構集體主體性。這段被主流歷史書寫所忽略的經驗,至今仍深刻影響鄒族的政治參與與文化實踐,也為理解台灣轉型正義提供不可或缺的關鍵視角。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