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民入厝|好民文化行動募款茶會

2018年8 月11日

親愛的朋友:
 

我們認為,台灣社會必須開啟新一波的文化行動,人民必須轉化對生活政治的想像,裝備自己的智識,提升公共事務的思辨與討論層次。更進一步來說,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我們必須組織彼此,成為一群有共同意識的伙伴,因為我們彼此相信,台灣不止是台灣人的台灣,台灣也是世界的台灣,我們要團結彼此而不排除異己,這樣的理想,必須來自一個更有力的公民社會來撐起。
 

從2016到2018,持續在台中紮根努力的好民文化行動,誠摯地邀請您參加9月2日「好民入厝_開幕暨募款茶會」,以實際小額捐款支持好民,讓好民文化行動協會的發展更有力,也會讓市民社會的監督力量更有力。這場茶會將採取預購或現場購買募款餐券入場,開幕茶會除了詳細介紹好民文化行動協會現階段或未來的各項工作,現場提供以在地食材製作的午茶以及藝術品拍賣,亦邀請到獨立樂團農村武裝青年、台灣微笑唸歌團帶來插電演出。

好民文化行動  

 


 

 

好民入厝 /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募款茶會

DATE      2018.09.02 

TIME      2pm—5pm

ADMISSION FARE  $1200 

PLACE   好民文化行動(台中市西區民權路53巷10號)

PROCESS

13:30 - 14:00   來賓進場
14:00 - 14:20   組織與專案介紹
14:20 - 14:35   來賓致詞 |
14:35 - 14:50   茶敘
14:50 - 15:00   好民插電
15:00 - 15:20   來賓致詞 ||
15:20 - 15:35   茶敘
15:35 - 16:05   好民插電_農村武裝青年
16:30              活動結束

臉書專頁   活動詳情

 

  購買入場券  

好民推薦

世界公民講座 ×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殖民的延續與抵抗:後殖民視角下的鄒族集體性與白色恐怖經驗(1949-1987)
時間:5/3(六) 14:00-16:00
地點:好民文化行動(台中市西區民權路53巷10號)

在戒嚴與威權統治交織的白色恐怖時期,原住民族並非僅是被忽略的歷史背景,更是深陷「內部殖民」治理的核心場域。本講座採取少見於主流白色恐怖研究的後殖民視角,以鄒族為例,探討國家如何透過語言政策、行政體系與敘事建構延續殖民秩序,並分析在壓迫中,族群集體性如何展現出韌性、重構與抵抗的能動性。
我們將從三個關鍵時期切入:1949至1954年間,鄒族領袖高一生推動「新美集體農場」,展現出部落自主治理的構想,卻遭國家以政治理由鎮壓,成為族群創傷的開端;1955至1969年間,國民黨政權推行「山地平地化」政策、設置山地黨部並推動說國語運動,系統性地削弱鄒族語言、信仰與決策體系,迫使族人從公開政治實踐轉向文化記憶的隱性保存;1970年代起,隨著社會逐步鬆動,鄒族開始於文化場域回應殖民敘事,特別是1980年代針對「吳鳳神話」的批判行動,展現深層的歷史對話與身份重建。
本講座不僅回顧鄒族在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經驗,更關注原住民族如何在殖民治理邏輯未曾終結的情況下,持續反思並重構集體主體性。這段被主流歷史書寫所忽略的經驗,至今仍深刻影響鄒族的政治參與與文化實踐,也為理解台灣轉型正義提供不可或缺的關鍵視角。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