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國好民講座】2023.8.19情感教育怎麼教?

2023年8 月22日

 

 

【好國好民講座】情感教育怎麼教?

講者劉育豪從各種性平時事案例提起,譬如長榮大學學生命案、跨性別網紅懷孕、公眾人物遭遇家暴等等,邀請聽眾一起思考對於這些事件的想法,會如何跟孩子(其他人)討論?另外講師也簡單講解性平教育三大主軸: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以及2018公投後的修改與因應方向。

至於情感教育怎麼教?講師以自身的經驗並提出幾項案例分享。例如面對年齡較小的孩子,可以從講繪本故事代入,再提出實際案例讓他們更有真實感;面對國高中的青少年,也可以選擇比較輕鬆搞笑、甚至容易引起強烈情緒的影片,激發他們的注意力,再引導到講主題中。

這是一場需要不斷思考的演講,大家需要一直釐清自己的想法,甚至還要去考量不同立場的想法。透過這場演講,大家不會得到一個「怎麼教」的明確答案,而是得到了很多各式各樣的工具與資源,要自己去閱讀、理解並融會貫通,才能養成真正屬於自己的教學應對方法。

謝謝大家今日的參與,讓我們各自帶著今天的收穫,前往各處遍地開花,播下情感教育的種子!

所屬好民審議院: 

好民推薦

▲點擊圖片報名參加▲

陳澄波的遺照首次公開時,眾人震驚於陳澄波的最後身影,包含身上的槍孔竟得以完整被記錄下來。然而更令人震撼的,是遺體下方,蹲踞在地、以肩膀頂住門板的張捷,正是她用身體來承擔陳澄波的遺體,讓攝影師得以完整捕捉陳澄波受難時,含冤死不瞑目,以及胸膛被子彈貫穿、血染西裝的影像。

她瞞過政府監控體系,堅持留下陳澄波被槍殺後的遺照,而那張遺照一直藏在供桌上的自畫像背面,因為憲兵隊如果闖進家裡搜查,那是唯一不會被搜的地方。

我們能夠記得陳澄波最後的樣子,去看見國民政府的殘暴,是張捷奮力用肩膀撐起門板,她所承受的不僅是先生遺體與冤屈的重量,更是國家暴力的威權壓迫,唯有扛起如此巨大的重量,才能讓台灣人的苦難真相得以慢慢顯影。

邀請您一同參與這場講座,聆聽施如芳編劇的講解,重新見證門板下默默守護的身影,關於藏畫的女人——張捷 的故事。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