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好國學院】抖音正常化?極權透過社群媒體的認知作戰策略

2023年7 月08日

358130784_294753329584147_8512650386619180707_n.jpg (2048×1365)

【2023 #好國學院】講座✦抖音正常化?極權透過社群媒體的認知作戰策略

今日活動圓滿成功,感謝來參與的大家!​

講者曾柏瑜今日帶來非常精彩豐富的內容,首先釐清了 #假訊息(刻意編造)與 #謠言(錯誤內容但非刻意製造)的差異,再說明假訊息如何分眾投放、產生極化資訊進而影響社會。​

講者特別提及 #真相錯覺效應,意思是我們很容易把已經接觸過的訊息當作真實的。其實人人都會相信假訊息,這件事並不可恥,但現在台灣的風氣演變成「相信假訊息是很丟臉、很笨」的觀念,導致大家雖然不敢轉發資訊,卻會對它深信不疑,更難讓查證澄清進入到人們的視野中。​

緊接著進入資訊戰的 #認知作戰 主題,講者提出中國對台 #資訊戰 的三I模型,分別是Information

Manipulation訊息製造(中宣部、國台辦或共青團等製造的資訊)、Investment投資(包含投資公關公司、投資無關但關鍵時刻發揮作用的產業、投資樣板創造市場),以及In-between

Volunteers,不是武器化社群媒體,而是武器化「人」,目的在創造意識形態市場。相關的實際案例包含給錢請許多小網紅同時發一樣的貼文、贊助宮廟的農民曆(但內容會讚揚某候選人),以及免費的吃飯聚會、中國旅遊行程等等。​

而關於 #抖音,根據史丹佛大學的研究,在軟體統計的五萬多部熱榜影片中,有42.5%是中國各級政府所發布的,其中一半是大內(外)宣,另一半則是會引起情緒波動(不論喜怒哀樂)的高流量影片,這種情緒波動會讓人對影片有更深刻的印象,價值的灌輸也變得更為容易。​

講者更以三個案例向我們說明資訊戰的詳細情況,包含疫情期間、烏俄戰爭以及選舉期間不同的案例,從其中也可以發現這幾年來資訊戰的變遷(譬如Facebook已經ban掉內容農場,許多假資訊轉往youtube製作影片等)。​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在知道了這些基礎知識後,我們還能做什麼?講者提及,在個人層面上,我們可以跟身邊朋友分享今天的講座內容,向親友揭露資訊戰和陰謀論的劇本,提高大家的抵抗力。其次,我們也應該督促政府,除了《#境外勢力代理人法》,也應依據不同資訊戰的管道、模式建立不同的應對方式,主動介入、進行戰略溝通。在國際上則希望更近一步效法北約成立「卓越戰略傳播中心」 ,研究資訊戰和認知作戰,提供專業的諮詢、培訓、教育、分析和研究。​

總而言之,就先從跟朋友分享你今天聽到的內容開始吧!

358107149_294753362917477_6600471062077935878_n.jpg (2048×1365)

358143029_294753259584154_8353289255611853400_n.jpg (2048×1365)

358111887_294753409584139_5387212360352673158_n.jpg (2048×1365)

好民推薦

世界公民講座 ×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殖民的延續與抵抗:後殖民視角下的鄒族集體性與白色恐怖經驗(1949-1987)
時間:5/3(六) 14:00-16:00
地點:好民文化行動(台中市西區民權路53巷10號)

在戒嚴與威權統治交織的白色恐怖時期,原住民族並非僅是被忽略的歷史背景,更是深陷「內部殖民」治理的核心場域。本講座採取少見於主流白色恐怖研究的後殖民視角,以鄒族為例,探討國家如何透過語言政策、行政體系與敘事建構延續殖民秩序,並分析在壓迫中,族群集體性如何展現出韌性、重構與抵抗的能動性。
我們將從三個關鍵時期切入:1949至1954年間,鄒族領袖高一生推動「新美集體農場」,展現出部落自主治理的構想,卻遭國家以政治理由鎮壓,成為族群創傷的開端;1955至1969年間,國民黨政權推行「山地平地化」政策、設置山地黨部並推動說國語運動,系統性地削弱鄒族語言、信仰與決策體系,迫使族人從公開政治實踐轉向文化記憶的隱性保存;1970年代起,隨著社會逐步鬆動,鄒族開始於文化場域回應殖民敘事,特別是1980年代針對「吳鳳神話」的批判行動,展現深層的歷史對話與身份重建。
本講座不僅回顧鄒族在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經驗,更關注原住民族如何在殖民治理邏輯未曾終結的情況下,持續反思並重構集體主體性。這段被主流歷史書寫所忽略的經驗,至今仍深刻影響鄒族的政治參與與文化實踐,也為理解台灣轉型正義提供不可或缺的關鍵視角。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