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整合行銷專員

2022年12 月21日

【徵】整合行銷專員

好民文化行動公開徵求願意投入組織工作的夥伴加入!

我們期待有創意、有執行力、對台灣有熱情的你,一起推動在地公共議題,認識台灣人的歷史,從小而共好的事情出發,走在好國好民的路上。

好民自2016成立,扎根台中,致力於「講述台灣民主故事、實踐民主精神、守護民主自由」。我們位在兩個見證台中城市邁向現代化的國定古蹟:台中舊火車站跟台中州廳之間。六年來,我們在這個見證台中民權發展的區塊巷弄,匯聚青年公民,以深化台灣民主的文化行動,打造好國好民的未來!

我們籌辦「好國好民講座」,打造公共議題探討平台;我們規劃「市政與議會監督工作坊」,培力市民成為積極的市政監督者;我們每年二二八和平紀念日到四零七言論自由日,主辦「自由路上藝術節」,以多元藝術形式,再現台灣民主追求中的勇敢故事。我們也與許多人權夥伴們共同進行串聯活動,舉辦記者會,或舉辦公民活動,如:支持LGBTQ的同志遊行、人權影展、六四活動、以及勞動影展等,以好國好民的精神,聲援權利與尊嚴受壓迫的群體。

我們以知識與行動驅動自己,捲動更多好民、共同成就台灣好國,齊為民主自由與人權保障的雙重價值奮鬥。

誠如上述,倘若你期待能藉由自己的投入,讓社會大眾更堅定台灣的民主價值,那麼你就是我們要找的夥伴!歡迎樂於聆聽、討論及團隊合作的你,加入我們的行列!

|徵聘職位|
整合行銷專員一名

|職務性質|
全職

|工作內容|
1. 據本會關注議題、組織定位、發展目標,執行例行性與專案之行銷宣傳。
2. 規劃並執行本會之數位行銷方案,包括官網、google ads、電子報、社群媒體(FB、IG、line)等圖文編寫與管理。
3. 廣告投遞執行與成效追蹤分析、針對線上與實體參與者進行資料分析。
4. 整合設計、產品、業務等跨部門資源進行線上與線下宣傳與社群平台經營等相關工作。
5. 製作組織品牌宣傳與活動回顧之影音,並進行宣傳。
6. 輿情蒐集,並撰寫時事議題與人權議題之相關文案,企劃與執行相關記者會。
7. 樂於與人接觸相處,可承擔媒體窗口交涉(如:KOL或名人聯繫)。
8. 支援議題活動執行與攝影紀錄,協助議題活動的推展。
9. 其他辦公室庶務與主管交辦任務。

|條件與需求|
1. 大學(含)以上學歷,一年以上廣告、行銷、業務等工作經驗。有群眾募資經驗佳。
2. 具google ads、youtube、FB、IG、Line 等數位行銷工具實務操作經驗、並具有​​數據資料分析建議能力與經營粉絲群。
3.能使用canva,Photoshop primere或製圖美編軟體,具平面排版與設計與攝影相關經驗佳。
4. 能透過手機、單眼等攝影器材,快速製作簡單的活動花絮影片。
5. 具文案撰寫經驗,可使用powerpoint、excel、word。
6. 有機車或汽車駕照,需自備工具。
7. 可假日出勤。

|工作地點|
好民文化行動(台中市西區民權路 53 巷 10 號)

|工作待遇|
每月薪資為 30,000 元起(面議);除週休二日、勞健保等基本權利,另享三節獎金、生日禮金等福利,依勞基法規定休假但保有原有之七天假(職務進修使用)。

|應徵方法|
意者請寄送自傳、履歷與相關資料(如:作品集)至service@ccat.tw

|應徵期限|
即日起至 2023 年 1 月 06 日止

|預計到職時間|
2023 年 1月中旬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
會址:403 台中市西區民權路 53 巷 10 號
電話:(04)2223-1523
Email:service@ccat.tw

好民推薦

世界公民講座 ×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殖民的延續與抵抗:後殖民視角下的鄒族集體性與白色恐怖經驗(1949-1987)
時間:5/3(六) 14:00-16:00
地點:好民文化行動(台中市西區民權路53巷10號)

在戒嚴與威權統治交織的白色恐怖時期,原住民族並非僅是被忽略的歷史背景,更是深陷「內部殖民」治理的核心場域。本講座採取少見於主流白色恐怖研究的後殖民視角,以鄒族為例,探討國家如何透過語言政策、行政體系與敘事建構延續殖民秩序,並分析在壓迫中,族群集體性如何展現出韌性、重構與抵抗的能動性。
我們將從三個關鍵時期切入:1949至1954年間,鄒族領袖高一生推動「新美集體農場」,展現出部落自主治理的構想,卻遭國家以政治理由鎮壓,成為族群創傷的開端;1955至1969年間,國民黨政權推行「山地平地化」政策、設置山地黨部並推動說國語運動,系統性地削弱鄒族語言、信仰與決策體系,迫使族人從公開政治實踐轉向文化記憶的隱性保存;1970年代起,隨著社會逐步鬆動,鄒族開始於文化場域回應殖民敘事,特別是1980年代針對「吳鳳神話」的批判行動,展現深層的歷史對話與身份重建。
本講座不僅回顧鄒族在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經驗,更關注原住民族如何在殖民治理邏輯未曾終結的情況下,持續反思並重構集體主體性。這段被主流歷史書寫所忽略的經驗,至今仍深刻影響鄒族的政治參與與文化實踐,也為理解台灣轉型正義提供不可或缺的關鍵視角。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