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民文化行動協會 | 2020年度報告

2021年2 月04日

 

★年度報告頁面: https://issuu.com/ccat0/docs/2020________0113____

「好民」
是撐起民主自由的根本。
因此在追尋好國的路上,我們持續透過在地行動,深化社會的公民力,培力更多好民。獨立建國的路上需要並肩同行的夥伴,期許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 台 灣 人。

「好國」
是對台灣獨立的決心。
我們透過持續的倡議和行動,不斷去訴說台灣民主的發展進程,與探討未來建國的願景規劃,因我們得做好準備,終有一日必須建立名為「台灣」的國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執行長的話

2019年,台灣是在假新聞與非洲豬瘟的侵擾中力穩自己,當中國以極權政治破壞香港民主、侵犯與控制維吾爾人時,他們也不停以外交手段打壓台灣。面對台灣的艱難,好民期望自己能成為台中人聚首的民主平台,一起思辨公共議題、共同接觸瞭解不正義的威權體制、認識台灣民主運動發展,更熟悉自己土地的歷史,賦權自己成為一個更堅定的台灣人。

 

2020年,武漢肺炎幾乎為全世界按下暫停鍵,只有台灣能在短暫地緩行後,加速前進。儘管這樣的震盪,我們也是在艱苦中快樂前行。好民透過審議民主的方式,將「台中州廳」的政治意識形態困局,放在公共政策的對話平台上。這一年我們連結了全台灣的好民,共同關注台中。我們自己也認識台中這座百年新城,瞭解她何以現代、何以民權、以及我們的先輩又如何逐漸自我意識為台灣人。

 

百年後的我們,享受民主制度賦予的言論自由與集會自由,共同匯聚城市的願景、期盼台灣成為全世界的好國。今日能邁出輕鬆的步伐作公共參與,我們已然是最幸福的台灣人。因為,民主已是我們在實踐的生活價值,不只是一種政治制度的選項。這也是曾在自由路上流淚、流血的前輩們,為我們拼搏出的幸福。未來,我們依然要堅守民主、正義、共好的價值,用認識自己土地與文化的方式,堅定實踐獨立建國的心願。

林芳如

好民推薦

世界公民講座 ×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殖民的延續與抵抗:後殖民視角下的鄒族集體性與白色恐怖經驗(1949-1987)
時間:5/3(六) 14:00-16:00
地點:好民文化行動(台中市西區民權路53巷10號)

在戒嚴與威權統治交織的白色恐怖時期,原住民族並非僅是被忽略的歷史背景,更是深陷「內部殖民」治理的核心場域。本講座採取少見於主流白色恐怖研究的後殖民視角,以鄒族為例,探討國家如何透過語言政策、行政體系與敘事建構延續殖民秩序,並分析在壓迫中,族群集體性如何展現出韌性、重構與抵抗的能動性。
我們將從三個關鍵時期切入:1949至1954年間,鄒族領袖高一生推動「新美集體農場」,展現出部落自主治理的構想,卻遭國家以政治理由鎮壓,成為族群創傷的開端;1955至1969年間,國民黨政權推行「山地平地化」政策、設置山地黨部並推動說國語運動,系統性地削弱鄒族語言、信仰與決策體系,迫使族人從公開政治實踐轉向文化記憶的隱性保存;1970年代起,隨著社會逐步鬆動,鄒族開始於文化場域回應殖民敘事,特別是1980年代針對「吳鳳神話」的批判行動,展現深層的歷史對話與身份重建。
本講座不僅回顧鄒族在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經驗,更關注原住民族如何在殖民治理邏輯未曾終結的情況下,持續反思並重構集體主體性。這段被主流歷史書寫所忽略的經驗,至今仍深刻影響鄒族的政治參與與文化實踐,也為理解台灣轉型正義提供不可或缺的關鍵視角。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