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自由路上藝術節|嘖嘖募資即將上線

2021年1 月19日

2021年,自由路上藝術節要說一個關於「生日快樂!義起反抗」的台派故事。
談談那個禁止集會卻無法忍受不義而必須反抗的時代,討論國民黨威權政府使用國家暴力對於思想獨立的阻擾,對異議分子與各種體制內外商議的打壓,也盼透過藝文活動與座談,同時也看見異議份子為追求正義與思想自由而起的反抗與集結。

--------------------------------------------------

2019年,是鄭南榕先生因追求民主自由而殉道的三十週年,為紀念鄭南榕先生,好民文化行動協會與台中市新文化協會等公民團體,共同發起第一屆「自由路上藝術節」。透過一系列活動,讓民眾了解自由的核心價值,體會追求民主過程的不易。

2020年的自由路上藝術節,我們也將持續透過一系列的藝文媒介,訴說、呈現島嶼的過去與現在。我們將以音樂紀念並感謝為我們爭取民主自由的青春;透過戲劇、藝術展覽,連結政治受難者的生命故事;藉由人權繪本、專題講座、電影放映,再現島嶼上黨外到台派的行動進程。

自由路上藝術節總共需要200萬的活動經費,我們希望能透過募資募集50萬的經費,促成這場由民間發起、民眾集資的台派藝術節。

關於為什麼募資是1/23自由日開始?

這是一個刻意的反諷。

首先,讓我們從一個讓台派悲傷的角度來說:藝術節募資起點跟結束日,1/23跟2/28,都是國民黨「發動的」紀念日。

作為台派的我們,認為深入探究這段被迫反抗的歷史歲月,就是台派的責任,因為透過更多瞭解,我們才能奪回這個真正屬於我們對台灣曾經血淚奮鬥的紀念日及主體性。

2021自由路上藝術節,邀請你今年來 義起反抗!

募資活動1/23自由日正式上線

嘖嘖 | 2021 自由路上藝術節|生日快樂!義起反抗 (zeczec.com)

好民推薦

世界公民講座 ×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殖民的延續與抵抗:後殖民視角下的鄒族集體性與白色恐怖經驗(1949-1987)
時間:5/3(六) 14:00-16:00
地點:好民文化行動(台中市西區民權路53巷10號)

在戒嚴與威權統治交織的白色恐怖時期,原住民族並非僅是被忽略的歷史背景,更是深陷「內部殖民」治理的核心場域。本講座採取少見於主流白色恐怖研究的後殖民視角,以鄒族為例,探討國家如何透過語言政策、行政體系與敘事建構延續殖民秩序,並分析在壓迫中,族群集體性如何展現出韌性、重構與抵抗的能動性。
我們將從三個關鍵時期切入:1949至1954年間,鄒族領袖高一生推動「新美集體農場」,展現出部落自主治理的構想,卻遭國家以政治理由鎮壓,成為族群創傷的開端;1955至1969年間,國民黨政權推行「山地平地化」政策、設置山地黨部並推動說國語運動,系統性地削弱鄒族語言、信仰與決策體系,迫使族人從公開政治實踐轉向文化記憶的隱性保存;1970年代起,隨著社會逐步鬆動,鄒族開始於文化場域回應殖民敘事,特別是1980年代針對「吳鳳神話」的批判行動,展現深層的歷史對話與身份重建。
本講座不僅回顧鄒族在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經驗,更關注原住民族如何在殖民治理邏輯未曾終結的情況下,持續反思並重構集體主體性。這段被主流歷史書寫所忽略的經驗,至今仍深刻影響鄒族的政治參與與文化實踐,也為理解台灣轉型正義提供不可或缺的關鍵視角。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