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會嚴正抗議陳玉珍委員以錯假訊息,抹滅本會全體夥伴與青年志工長年來為社會公義、世代正義的努力

2024年12 月21日

【聲明】本會嚴正抗議陳玉珍委員以錯假訊息,抹滅本會全體夥伴與青年志工長年來為社會公義、世代正義的努力

針對立法委員陳玉珍於12/20發言表示本會以促進轉型正義基金補助34萬以及文化部補助,卻號召罷免國民黨立委。本會在此嚴正表示抗議,聲明如下:

1.本會嚴正抗議陳玉珍委員以錯假訊息,抹滅本會全體夥伴與年輕志工長年來為社會公義、世代正義的努力:本會使命之一,是以公共行動促進社會瞭解台灣民主發展受過往長期威權統治造成的傷痕。因此,本會依法規程序申請促轉基金之補助,促進社會大眾瞭解威權統治時期國家暴力對人民造成的不法、不義,一切均符合法規目的,並無不妥與不法,更不可能利用促轉基金號召罷免志工。在此嚴正抗議陳玉珍委員以錯假訊息,抹滅本會全體夥伴與年輕志工長年來為社會公義、世代正義的努力。

2.歷史真相權是普世價值,不該被政治口水淹沒:促轉基金乃依照《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第七條所設置,無論是法律或相關執行辦法均為立法院通過。台、澎、金、馬的轉型正義工程仍處在「有被害者、無加害者」的狀態,特別是金門、馬祖長達45年的戒嚴,比台灣多3年。金馬比台灣戒嚴多3年的歷史事實,許多台灣民眾都不清楚,因此好民文化行動協會今年也與許多團體協助推動台灣成立「519白色恐怖記憶日」,期讓生於自由、享受民主的年輕世代更期望認識國家暴力對基本人權戕害的歷史。

好民認為,金馬戒嚴時間比台灣更久,金馬地區更需要有相關促進歷史反省、認識人權歷史的團體;因為,真相知情權是普世價值,不分世代、不分地區。在此呼籲陳玉珍委員,也請重視金馬地區比台灣還長的威權統治傷害,讓更多人認識金門馬祖地區的基本人權受到國家不法侵害的傷痕歷史。

3.阻礙轉型正義推動,等同侵害市民財產:因為轉型正義推動,台中市民獲得「還產於民」的遲來正義。現中國國民黨台中市黨部市值3億元,經不當黨產委員會調查後,認定為「不當黨產」,台中市府因而得以登記為台中市產權,並且向國民黨台中市黨部徵收每個月逾12萬元的補償金。

然而,台中市國民黨立法委員卻於2024年刪減促轉相關預算,如此作為是變相剝奪市民應當獲得的正義,以及未來應當屬於台中市民的財產。就此一事,台中市長盧秀燕對同黨立委作為一直默不吭聲,唯本會積極在相關活動中向台中市民說明,轉型正義促進還產於民,有助地方發展。還原歷史真相、找回歷史正義、修復歷史傷痕、追討不當黨產,都是好民長期推動的社會溝通行動,也依法申請小額補助。陳玉珍委員如果因為本會推動上述倡議與其政黨利益有違,就針對好民進行抹黑攻訐的政治攻擊,讓人無法接受!

4.本會財務並不寬裕,人力也相當有限,但仍每年舉辦上百場免費活動,期能透過說出台灣民主的故事,讓民眾更加了解地方歷史,以及強化公民共同促進地方進步的能量。

我們除依法申請相關補助,更是倚靠社會大眾小額贊助、理念一致的志工支持、以及財務自律。本會所規劃之專案均是合法取得相關政府部門補助,絕非陳玉珍委員所言「受滋養」。

我們在此寄望陳玉珍委員受金門選民之託,多關注民主防衛與在地轉型正義,別做附和威權遺緒的不實指控。好民文化行動協會雖然規模很小,但我們會窮盡力氣在中台灣投入公民教育,強化民主韌性,避免台灣民主繼續倒退,打造好國好民的社會,敬請社會大眾共同支持。

*陳玉珍委員所提相關專案之補助狀況如下:

A.2023好國學院:今昔極權與民主防衛實踐

補助 30% (臺灣民主基金會 40萬)

自籌 70%

 

B.2023好國學院計畫-威權移除種子志工培力與好民共識營

自籌 70%

補助 30% (內政部 24萬) ​ ​

C.2024自由路上藝術節

自籌 65%

核定補助 35%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7萬7500 ;內政部 10萬;人權及轉型正義處 10萬;國家人權博物館 30萬;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6萬)

D.文化部補助辦理文化論壇:中台灣假訊息防禦學習

自籌 50%

核定補助 50% (文化部 35萬)

好民推薦

世界公民講座 ×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殖民的延續與抵抗:後殖民視角下的鄒族集體性與白色恐怖經驗(1949-1987)
時間:5/3(六) 14:00-16:00
地點:好民文化行動(台中市西區民權路53巷10號)

在戒嚴與威權統治交織的白色恐怖時期,原住民族並非僅是被忽略的歷史背景,更是深陷「內部殖民」治理的核心場域。本講座採取少見於主流白色恐怖研究的後殖民視角,以鄒族為例,探討國家如何透過語言政策、行政體系與敘事建構延續殖民秩序,並分析在壓迫中,族群集體性如何展現出韌性、重構與抵抗的能動性。
我們將從三個關鍵時期切入:1949至1954年間,鄒族領袖高一生推動「新美集體農場」,展現出部落自主治理的構想,卻遭國家以政治理由鎮壓,成為族群創傷的開端;1955至1969年間,國民黨政權推行「山地平地化」政策、設置山地黨部並推動說國語運動,系統性地削弱鄒族語言、信仰與決策體系,迫使族人從公開政治實踐轉向文化記憶的隱性保存;1970年代起,隨著社會逐步鬆動,鄒族開始於文化場域回應殖民敘事,特別是1980年代針對「吳鳳神話」的批判行動,展現深層的歷史對話與身份重建。
本講座不僅回顧鄒族在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經驗,更關注原住民族如何在殖民治理邏輯未曾終結的情況下,持續反思並重構集體主體性。這段被主流歷史書寫所忽略的經驗,至今仍深刻影響鄒族的政治參與與文化實踐,也為理解台灣轉型正義提供不可或缺的關鍵視角。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