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人權日台中專場演講

2024年12 月03日

1948年12月10日,為回應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省,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世界人權宣言》。這是一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件,首度表述全球所有的人類都應享有並得到普遍保護的基本權利。自1950年起,聯合國大會更定每年的12月10日為國際人權日,以為紀念。

從二戰迄今,不管是極權政府對於民主化呼聲的壓制,國族與政體間的衝撞或慘絕人寰的族群屠殺等等斲傷人權的暴行,仍不斷在世界的不同角落發生。這不禁讓我們對歷史發問,在極權與迫害的鐵幕時代,人類世無止盡的暗黑現場(Dark Heritage)之中,當代人該如何探尋前進,一條自由之路? 

今年「國際人權日」,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以推動人權教育為經緯,邀請了現居於紐約的匈牙利裔美籍藝術家史蒂芬・巴洛格(Steven Balogh)的作品首度來台展出;冷戰時期的匈牙利歷史與台灣白色恐怖時期歷史有諸多類似之處,藝術家早期即透過創作去反思歷史經驗,並為那些記憶中的悲劇時刻做見證。

「鐵幕裡的自由幽靈——以藝術作為抵抗的巴洛格作品展」將於12月7日於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開展。這次特展活動,特別加場規劃了台中場專場講座,邀請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同時也是前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委/楊逵文教協會創會理事長的楊翠老師,首次要跟大家完整的分享參與台灣轉型正義工作在體制內外的實務經驗,並進一步帶領思考未竟如何再前進,思索透過藝文創造力是否有助於台灣邁入新的轉型正義里程。

●台中專場講座共同合辦:台灣中社、好民文化行動協會、楊逵文教協會
●時間:2024年12月14日(星期六) 19:00-21:00  (18:45開放入場)
●地點:台中市西區民權路53巷10號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

好民推薦

世界公民講座 ×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題目:藝術與介入:橫跨歷史與國界的台灣瑞典創作經驗分享
時間:5/9(五) 19:00-21:00
地點:好民文化行動(台中市西區民權路53巷10號)

講座介紹|
在本次的講座中,藝術家鄭亭亭將會分享其去年於瑞典 Skövde 美術館駐村的經驗,並呈現駐村創作的部分成果,藉此討論台灣與瑞典過去與現在之間的關係,並由此檢視藝術之於社會介入的可能性。
在前往瑞典前,藝術家鄭亭亭跟隨政治家兼運動家彭明敏的逃亡路線,帶領觀眾經歷其離台前兩天在台北的心路歷程。在前往瑞典的途中,藝術家也追隨彭明敏的移動路線,從台灣,經過香港、曼谷、哥本哈根,抵達斯德哥爾摩。而在Skövde期間,他更邀請了當地有著不同遷徙經驗的居民,一起玩撲克牌遊戲 Oh Hell,就像彭明敏離台前與協助他的美籍傳教士們一樣。在遊戲中,藝術家與參與者藉由設計好的劇本,共同分享彼此的遷徙經驗,而藝術家本人也會在鄭亭亭、斯文赫定、彭明敏三個人的角色之間穿梭,一同討論身份認同和家對他們的意義。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