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自由路上藝術節回顧分享

2024年1 月09日

2023年度自由路上藝術節回顧分享

「自由路上,是我們一起辦的藝術節。」

一場以群眾募資力量舉辦的轉型正義系列活動,去年的 自由路上藝術節 已邁入第五年,以「多角視界」為題,規劃音樂、講座、電影等系列活動觀看威權統治的人權迫害,活動總參與人次共達3277人次,志工27人,年齡層橫跨高中至社會人士。​

轉型正義為什麼要一直不斷被提起、讓更多人知道?​

好民認為籌辦的每一場活動、參與的每一個人,都是成為留下台灣民主歷史、邁向建國的契機。

而每一位好民的回饋,也正是我們成功傳遞理念的印證。​

——​

活動回饋

謝謝辦理此場電影欣賞,這陣子帶孩子認識228、白恐等議題,透過紀錄片讓他們對於人權相關議題更有感覺。​

主持人提到我們不敢說臺語,說臺語就會被笑的部分,是因為我們的語言被壓迫的部分,我很認同。 總體來說今年的音樂節依舊精彩。​

看到那麼多前輩還在這條路上努力的時候,就覺得自己也應該要做些什麼、也有能力做些什麼,希望之後的台灣能越來越好,不辜負前輩們的期待。​

謝謝貴單位舉辦自由路上藝術節,讓我們深刻反省並體認到身為台灣人應有的覺知,面對歷史傷痕應當採取的態度,歷史必須不斷被人提起,才能持續被記憶。這真的十分重要!莫忘二二八,台灣人才能持續前進、邁向未來!

——​​

2024年度自由路上藝術節正在籌辦中,

定期定額募款也仍在進行中

雖然捍衛台灣民主的這條路具有許多挑戰,

但有了您的參與和支持,我們離理想未來又更近了些。

今年的活動,也請繼續一起關注、分享,

2024,我們自由路上見囉:)

好民推薦

世界公民講座 ×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殖民的延續與抵抗:後殖民視角下的鄒族集體性與白色恐怖經驗(1949-1987)
時間:5/3(六) 14:00-16:00
地點:好民文化行動(台中市西區民權路53巷10號)

在戒嚴與威權統治交織的白色恐怖時期,原住民族並非僅是被忽略的歷史背景,更是深陷「內部殖民」治理的核心場域。本講座採取少見於主流白色恐怖研究的後殖民視角,以鄒族為例,探討國家如何透過語言政策、行政體系與敘事建構延續殖民秩序,並分析在壓迫中,族群集體性如何展現出韌性、重構與抵抗的能動性。
我們將從三個關鍵時期切入:1949至1954年間,鄒族領袖高一生推動「新美集體農場」,展現出部落自主治理的構想,卻遭國家以政治理由鎮壓,成為族群創傷的開端;1955至1969年間,國民黨政權推行「山地平地化」政策、設置山地黨部並推動說國語運動,系統性地削弱鄒族語言、信仰與決策體系,迫使族人從公開政治實踐轉向文化記憶的隱性保存;1970年代起,隨著社會逐步鬆動,鄒族開始於文化場域回應殖民敘事,特別是1980年代針對「吳鳳神話」的批判行動,展現深層的歷史對話與身份重建。
本講座不僅回顧鄒族在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經驗,更關注原住民族如何在殖民治理邏輯未曾終結的情況下,持續反思並重構集體主體性。這段被主流歷史書寫所忽略的經驗,至今仍深刻影響鄒族的政治參與與文化實踐,也為理解台灣轉型正義提供不可或缺的關鍵視角。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