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0724丁窈窕、施水環受難】

2023年7 月19日

丁窈窕、施水環學生時期留影

***

【歷史上的今天——丁窈窕、施水環受難】

「媽々您不要煩惱,我們期待辦事清明的法官,給無辜的我們澄清這次遭遇的災難,我們是善良的老百姓,我們的一輩子是不敢做違背政府的法令的事。」——施水環.第二封獄中家書

施水環(Si Suí-huân)出生於台南,自臺南實踐女學校(今臺南家齊高中)畢業之後,任職於台北電信局。施家家境小康,有一個姊姊施寶治,以及一個弟弟施至成。就讀台灣大學的施至成信仰左派思想,甚至喜好穿著破舊的衣物,讓自己顯現出無產階級的樣子。1952年,施至成被牽連於「台大工學院支部案」,遭到有關當局的搜捕,施水環只好將弟弟藏匿在自己宿舍的天花板上,這一藏,就藏了兩年之久。

丁窈窕(Ting Iáu-thiáu),同樣為台南人,畢業於台南第二高等女學校之後,任職於郵政總局台南郵局。
根據與她同案的受刑人雷水湶的口述,丁窈窕後來遭受冤案的緣由,事實上乃是源自於他人對她的狹怨報復。原來,當時丁窈窕的好友施水環受到一名男子王溪清的熱烈追求,而丁窈窕只是提醒友人與王溪清保持距離,至此被王溪清懷恨在心,而後王溪清又在丁窈窕的桌上發現禁書,便寫信向保安司令部檢舉她為「匪諜」,然而,這些信件都被丁窈窕的同事吳麗水攔截銷毀。

在二戰剛結束不久後,中華民國政府來到台灣,並以雷厲風行的態勢禁絕日語,要求民眾改說新的「國語」——亦即所謂的華語,因此台灣各地也就紛紛成立國語的學習機構。

就是在這段時期,中國共產黨華東局派遣了計梅真、錢靜芝兩人,來台開設國語補習班,並由共產黨員蔡孝乾領導。1950年,蔡孝乾遭到當局逮補,並宣布「自新」,也供出了相關人士的情報,造成台北的郵電機構共計有三十五人遭到逮補判刑,是為「郵電案」的第一波逮捕行動。

1954年,基隆的一位電信局職員因為被懷疑是「匪諜」而遭到傳訊,他在偵訊過程中,供稱自己批評政府的言論,是源自於過去的同事,也就是任職於台南的吳麗水,吳麗水因此被捕。在刑求之下,吳麗水供出了銷毀檢舉信的事情,於是又牽連到了丁窈窕,官方的判決書中,指控丁窈窕曾受到錢靜芝的指使,發展左翼組織,成立「台南郵電支部」,而身為丁窈窕好友的施水環,也被指控參加左翼組織,並介紹「匪犯」與丁窈窕聯繫。

此次案件被稱作「台南市委會郵電支部案」,後來被視為1950年郵電案後續的第二波逮捕行動,一共逮補五十一人,有十四人被判刑,而因為此案的案首為吳麗水,因此又被稱作「吳麗水案」。
但此次案件後來也被認為是虛構的組織案件,因為在破獲過程中,並沒有發現郵電支部組織的描述,就連該組織的上層領導,也沒有確切的姓名,而只是含混帶過,就連被官方認定為支部宣傳小組長的雷水湶,也否認這個支部的存在。

施水環在遭到逮補之後,當局更進一步前往她的宿舍要搜捕施至成,施至成是在施水環的同事方玉琴的幫助之下搭車逃亡,躲至表哥陳清鈺家中借宿,後又找上大學同學林粵生,借宿一晚之後,於清晨離開,從此不知去向,時至今日依然下落不明。
而在他逃避追緝的過程中,接應、收留他的這些人,甚至是過去曾經前往探視他的人,後來也都被判處短則七年、最長則長達十五年的有期徒刑。

至於施水環和丁窈窕,後來被監禁於台灣省保安司令部軍法處所在地(今台北喜來登大飯店),並且被分配到設置於其中的縫衣廠進行勞動。丁窈窕在被判刑的時候早已有身孕,入獄之後不久,就誕下一名女嬰。

1956年07月24日,丁窈窕、施水環、吳麗水等人被押赴馬場町槍決。
白色恐怖受害者張常美,曾在軍法處見過丁窈窕和施水環,她後來回憶起這段往事,提到了丁窈窕的孩子在母親被帶往刑場之後,便一直哭得相當厲害,怎麼哄騙都無法停止哭泣,而後來是丁窈窕的丈夫來接走孩子,當他知道妻子的死訊時,悲痛欲絕,幾乎要失去理智。

「想起在那遙遠的日子,同學丁窈窕在二二八事件中因白色恐怖,在花樣年華被處死刑,心痛不已。」——丁窈窕之同學林月雲寫於《台南女中九十週年校友會刊》(2007年編印)

丁窈窕在結婚以前,曾在因緣際會下結識了友人郭振純,兩人後來又在獄中重逢,丁窈窕將一束頭髮及一封訣別的留言託付給了郭振純。

1975年,由於實施大赦,郭振純得到減刑釋放,這才得知丁窈窕早已在1956年就遭受槍決。他思及丁窈窕曾說過,在南女的那段歲月,是她人生中最快樂的日子,因此在他離開台灣以前,他便將丁窈窕託付給他的遺物慎重地埋在台南女中操場邊的一棵金龜樹下,而這棵樹在後來也被稱為「人權樹」。

另一方面,未嫁而死的施水環,被納進了姊姊施寶治及其夫家一家的墓,縱然受制於傳統的習俗,未能被歸入祖先之列,卻依舊和自己的親人團圓,而她留下的六十八封家書、筆記、以及照片,不僅讓後世得以一探她的生命故事,更見證了白色恐怖時期中,冤案所帶來的沉痛悲劇

。***

【為台灣民主儲值】定期定額捐款,文化建國鬥陣來!
最棒的台派活動在好民!
立刻成為好民之友➡https://tinyurl.com/yc5xr4hz

所屬好民思塾: 

好民推薦

世界公民講座 ×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殖民的延續與抵抗:後殖民視角下的鄒族集體性與白色恐怖經驗(1949-1987)
時間:5/3(六) 14:00-16:00
地點:好民文化行動(台中市西區民權路53巷10號)

在戒嚴與威權統治交織的白色恐怖時期,原住民族並非僅是被忽略的歷史背景,更是深陷「內部殖民」治理的核心場域。本講座採取少見於主流白色恐怖研究的後殖民視角,以鄒族為例,探討國家如何透過語言政策、行政體系與敘事建構延續殖民秩序,並分析在壓迫中,族群集體性如何展現出韌性、重構與抵抗的能動性。
我們將從三個關鍵時期切入:1949至1954年間,鄒族領袖高一生推動「新美集體農場」,展現出部落自主治理的構想,卻遭國家以政治理由鎮壓,成為族群創傷的開端;1955至1969年間,國民黨政權推行「山地平地化」政策、設置山地黨部並推動說國語運動,系統性地削弱鄒族語言、信仰與決策體系,迫使族人從公開政治實踐轉向文化記憶的隱性保存;1970年代起,隨著社會逐步鬆動,鄒族開始於文化場域回應殖民敘事,特別是1980年代針對「吳鳳神話」的批判行動,展現深層的歷史對話與身份重建。
本講座不僅回顧鄒族在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經驗,更關注原住民族如何在殖民治理邏輯未曾終結的情況下,持續反思並重構集體主體性。這段被主流歷史書寫所忽略的經驗,至今仍深刻影響鄒族的政治參與與文化實踐,也為理解台灣轉型正義提供不可或缺的關鍵視角。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