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0608梅心怡逝世日】

2023年6 月07日

2012年,梅心怡於反媒體壟斷大遊行中,舉著反旺中的看板
照片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歷史上的今天——梅心怡逝世日】

 

梅心怡(Lynn Alan Miles)出生於1943年06月15日的美國紐澤西州。1962年,他曾經來台灣學習中文,由於在當時他所接觸的人脈,均為中國國民黨所安排的高官與特務,台灣在他的認知裡,就是所謂的「#自由中國」。

一直到閱讀了美國外交官葛超智(George Henry Kerr)的著作《被出賣的台灣》,更進一步結交到黨外人士如彭明敏、#李敖等人之後,梅心怡才了解到中華民國政府對台灣專制劫掠的統治方式,而也開始幫助黨外人士在國際媒體間透露台灣的實際情況,希望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台灣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

1970年,梅心怡協助因提出〈台灣自救宣言〉而遭到國民黨監控的彭明敏逃往瑞典。1971年,彭明敏的學生謝聰敏、魏廷朝等人遭到國民黨的逮補,梅心怡曾試圖營救他們,因此遭到中華民國政府驅逐出境,成為政治黑名單的一員,但他依舊在海外積極從事人權救援的工作。

1973年,梅心怡和許世楷、黃昭堂、三宅清子等人在日本組織台灣人權救援工作,並於1975年,與國際特赦組織合作,協助遭到中華民國政府迫害的政治犯。白雅燦、余登發、陳明忠等人的被捕案,郭雨新被作票落選,以及中壢事件等1970年代發生在台灣的政治案件,都是透過梅心怡以新聞通訊的方式傳播到國際社會,進而引起美國國會以及國際人權團體對中華民政府施壓。

一直到1996年,他才得以回到台灣——這片長達25年將他禁絕在外的土地,並在那一年以絕食的方式,抗議中國在同年的總統大選期間向台灣試射飛彈。

2006年,他因為長期致力於台灣人權救援等事蹟,而獲得前總統陳水扁授予在台永久居留權。
梅心怡晚年居住在桃園龍潭,他依舊積極參與台灣的各種社會運動,包含2012年反媒體壟斷大遊行,2014年反服貿學運及佔領行政院行動等。

2015年06月08日,他因為癌症逝世,享年72歲。

***

【台灣民主儲值】定期定額捐款,文化建國鬥陣來!
最棒的台派活動在好民!
立刻成為好民之友➡https://tinyurl.com/yc5xr4hz

所屬好民思塾: 

好民推薦

世界公民講座 ×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殖民的延續與抵抗:後殖民視角下的鄒族集體性與白色恐怖經驗(1949-1987)
時間:5/3(六) 14:00-16:00
地點:好民文化行動(台中市西區民權路53巷10號)

在戒嚴與威權統治交織的白色恐怖時期,原住民族並非僅是被忽略的歷史背景,更是深陷「內部殖民」治理的核心場域。本講座採取少見於主流白色恐怖研究的後殖民視角,以鄒族為例,探討國家如何透過語言政策、行政體系與敘事建構延續殖民秩序,並分析在壓迫中,族群集體性如何展現出韌性、重構與抵抗的能動性。
我們將從三個關鍵時期切入:1949至1954年間,鄒族領袖高一生推動「新美集體農場」,展現出部落自主治理的構想,卻遭國家以政治理由鎮壓,成為族群創傷的開端;1955至1969年間,國民黨政權推行「山地平地化」政策、設置山地黨部並推動說國語運動,系統性地削弱鄒族語言、信仰與決策體系,迫使族人從公開政治實踐轉向文化記憶的隱性保存;1970年代起,隨著社會逐步鬆動,鄒族開始於文化場域回應殖民敘事,特別是1980年代針對「吳鳳神話」的批判行動,展現深層的歷史對話與身份重建。
本講座不僅回顧鄒族在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經驗,更關注原住民族如何在殖民治理邏輯未曾終結的情況下,持續反思並重構集體主體性。這段被主流歷史書寫所忽略的經驗,至今仍深刻影響鄒族的政治參與與文化實踐,也為理解台灣轉型正義提供不可或缺的關鍵視角。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