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側寫】天外天與梅屋敷帶著歷史,款款而來(四月)

2022年4 月28日

演講:天外天與梅屋敷帶著歷史,款款而來(四月)

2022年 4月16日(六)14:00-16:00

主講:鄧慧恩(清大台文所教授)

主持:蘇睿弼(中城再生文化協會理事長)

講座直播連結

側記:宏毅/議題行銷組志工
攝影:意淳/攝影紀錄組志工

不當黨產是轉型正義的眾多議題中,人們較少關注、觸及的,但這個議題其實存在我們的城市中,潛藏在文化資產與旅遊景點之間。

今天,鄧慧恩教授將從梅屋敷與天外天背後帶出的歷史事實,是吳子瑜人生晚年悲慘的生意失敗,更帶出一場國產變黨產,侵占後變賣發財的貪婪黑幕。

#天外天劇場|吳子瑜與台灣首屈一指的劇場

吳子瑜為台中巨賈吳鸞旂之子,相貌俊俏斯文的他,行事風格與樣貌大相逕庭,他志於反抗日本人的決心不只反映在他的寫作上,更體現在決定蓋天外天劇場的遠大夢想。

當時日本人基於都市規劃理念,將整座城市發展軸線規劃為東西走向,與火車站沒有維權的垂直,以便讓陽光照入街道巷弄,防治熱帶氣候的鼠患瘟疫,更作為「太陽子民」的新城市的象徵。

以台中火車站為界,前站是日本人主要活動的區域,後站則是被統治下漢人生活的場域,缺乏發展與建設。因此,天性反骨的吳子瑜決定建設後站,為台灣人帶來商業繁榮和美好的生活,向日本人「拼輸贏」,今天的主角之一—天外天劇場,可以說是這個背景下的產物。

那天外天劇場是甚麼樣的劇場呢?有人曾說他與日本的寶塚劇場頗為相似,我們可以用寶塚劇場的建築樣貌和內部裝潢去模擬當時天外天的樣貌──有著完全是為劇場而生的歐式圓形建築結構,劇場內沒有柱子遮蔽視線,場內弧形設計顧及聲音環繞的室內規劃,內部裝潢華美,屋頂桁架跨距更為全台之冠,天外天完全是戲劇表演而生的最佳場域。

此外,天外天在建築用料和設計上,也是全台最頂級的,廁所內彎曲的磁磚技法在當時一個要價不斐且需要特別訂製,如今更是難以找到技師進行仿製;吳子瑜也設計整體劇場動線規劃,區隔了抽菸與不抽菸的族群,它也顧及到劇場的移動方便度,將小賣部、食堂以及廁所等設施,布局瑜劇場左右兩側,減少觀劇者的移動距離,活用空間增添參加者的觀劇體驗。

但可惜的是,國民政府來台後沒多久,吳子瑜卻因故變賣天外天,轉了好幾手,因應歷代業主養鴿場、冷凍廠、停車場的使用需求進行空間上的大改變,造成學者難以考究壁畫和詳實的建築樣貌,難以更進一步窺探天外天劇場的奧妙之處。

下了如此重本,可以說是台灣瑰寶的天外天劇場,為什麼吳子瑜要忍痛割愛,放棄一切呢?則是與梅屋敷有關。

#梅屋敷|歷史洪流下的文化交錯之地

「梅屋敷」作為一個地名,在日本可以說是菜市仔名,但在台灣卻有特別的意義。日治時期的梅屋敷是一間附有餐館的旅店,由一對日本來台的母女所經營,可以說是女力崛起的商業空間。

梅屋敷內部設有廣闊的日式庭院、傳統日式的房屋樣貌,一磚一瓦不免勾起日本人家鄉的回憶,型塑一種屬於內地人的地方感,是日本達官顯要宴客的最佳場域。對台灣人而言,能到梅屋敷宴客也有著特別的意涵,在此舉辦宴會也代表著「晉升」的意義,板橋林家林熊徵、鹿港辜家的辜顯榮、屏東藍家的藍高川三人皆與梅屋敷有很大的關聯,畢竟在這裡,台灣人才有辦法與總督府高層有所交流,梅屋敷成了台日人的文化交界。

日軍戰敗,國民政府尚未來台的這段期間梅屋敷成了美軍在台的指揮所。而國民政府來台後,台籍音樂家呂泉生正因要創作中華民國新國歌而苦惱,他到了當時駐有遷台軍官的梅屋敷,問了中國國歌怎麼唱,但士官早已忘記國歌怎麼唱,使得如今國歌仍是「茲爾多士,為民先鋒…」的那首歌,此外還有數不清的故事曾在梅屋敷發生過,實質上梅屋敷也是決定歷史命運的場域,族群交會的特殊性,也使得後世的作者也因此對梅屋敷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不當黨產|轉手、變賣、變黨產,天外天與梅屋敷的悲劇

國民政府來台後,梅屋敷因受美軍空襲,多處需重新修繕,將作為國父史蹟紀念館使用,經丘念台牽線之下,引薦吳子瑜負責修繕,吳子瑜因對中國和孫文的嚮往,答應進行修繕工程承包。起初修繕費用估價為50萬元,但因後來通膨漲至200萬元,而這些費用非由業主給付,反而是由負責修繕的吳子瑜承擔,吳子瑜只好變賣天外天劇場來貼補梅屋敷鉅額的修繕費用。修繕後的梅屋敷被分成了由吳子瑜經營的「新生活賓館」、中國國民黨的「黨員休息室」以及「國父史蹟紀念館」,弔詭的是新生活賓館雖由吳子瑜經營,但需繳納金額浮動的租金、捐款及對黨務給予資助,且黨員休息室也是從新生活賓館劃分出去的,營運費用也由吳子瑜全額支付。

1947年3月11日,為商討、善後二二八事件,台人所組成的中央慰問團訪台,但一路上遭受憲兵監控,街上風聲鶴唳,當晚下榻新生活賓館。隔日一早警備總司令柯遠芬及來敬告慰問團速速返陸,並宣告3月20日前將武力鎮壓完畢。在憲兵槍管之下,訪台十一人只好灰頭土臉的上車離開賓館,而腦內記得的,是昨晚撞見吳子瑜在長廊深處縮著,惶恐、恐懼的神情。

1945年中國國民黨以「轉帳撥用」的方式,向省政府取得梅屋敷的「使用權」,而所有權仍屬於政府所有,國民黨後續取得完整所有權。1954年國民黨更向台灣省政府要求將所屬基地連同轉帳,無償取得土地所有權將梅屋敷轉為黨的資財。1978年台北市政府進行新的都市規劃,預期將梅屋敷規劃為新的公園用地,以6.8億的鉅額向國民黨將梅屋敷徵收,1995年改為逸仙公園至今。

尾聲|不當黨產,轉型正義的延續?

梅屋敷並非國產變黨產的單一個案,「萬屋旅館」、「柴田自動車商會」、「新世界大樓」等日人建物也遭受著同樣的命運,在國民黨的左右手進出,轉手數次,成為黨的財源命脈。

從天外天到梅屋敷,「追回不當黨產」不只是將人民應有的財產回到眾人身邊,討回威權取得的不義之財,透過中間的檔案揭露、資訊公開,更能讓我們看見隱蔽之下的歷史樣貌,拼起台灣人被遺忘的記憶。

講座最後,關於轉型正義委員會退場的議題,鄧教授引用前促轉會委員洪梅玉老師的話「在需要集眾人之力才能讓事情推進的領域當中,懂得善待他人的努力,看見彼此的限制而不絕望,是很需要培養的一件事。」退場不是一個終點,促轉會點起的火苗,將會延續下去。

所屬好民思塾: 

好民推薦

「9年來的行動,如波浪上的光,微 微 發 亮。」

定錨台中的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已經九歲了,在即將邁入第十年的時刻,我們誠摯邀請為台灣民主自由努力的前輩與夥伴,來參與我們的感恩募款茶會!

在這3285天我們始終堅信,深化民主是台灣文化獨立的唯一道路、而民主追求之路必須世代共行。

九年來,我們從台中舊城區社區田調出發,認識台中文化城的歷史榮光與東南亞夥伴促成的文化多元性;而我們也傷感地走進國民黨黨國體制傷害台中的歷史,認識曾為台灣文化與政治改革重心逐漸被瓦解。

九年來,我們不斷發展深化公民社會、培力人權青年的專案活動,更分別與暨南大學、靜宜大學進行議題合作與長期實習,也跟台中市區同樣珍惜台灣民主自由的獨立書店、咖啡廳、文化空間共同合作。同時,也跟台北、以及國際的公民團體夥伴議題串連,讓中台灣與世界以民主人權接軌。

九年來參與我們專案的志工,已從在學生成為下班後仍站在街頭捍衛民主、甚至自組團隊的組織行動者。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在台中以行動打造好國好民的文化,歷年來我們的行動有:自由路上藝術節、不當黨產小旅行、好國學院、中國切片影展、好國好民講座、中台灣假訊息防禦學習圈、公民開花媒體識讀種子培力計畫、舊城導覽工作坊、好民議會小旅行、市政議會監督工作坊、台中議會觀察小旅行、好國好巷市集、議題成功嶺志工培力、東南亞四國語言計畫、東協修復台灣老電影修復工作坊⋯

我們用行動匯聚好民、打造好國文化的努力,即便在武漢肺炎防疫期間,也轉為線上舉辦講座,從未間斷!

多年來的每一步,都是許多志工夥伴、還有以各種方式支持勉勵我們的前輩溫暖陪伴著。

2025年6月28日(六)下午,邀請您叁與【拾光未盡】感恩募款茶會,一同回顧好民在中台灣推動轉型正義、人權教育與公民參與的軌跡,見證年輕世代注入的能量!

時 間|6/28(六)14:30–17:00
地 點|通豪大飯店 維爾席宴會廳(台中市北區中清路一段521號5樓)
午茶券|每人$999

團體購票(10張以上)請洽 資深行政主任林先生:04-2223-1523
聯絡信箱|service@ccat.tw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