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側寫】潛伏的意志:我在台中賣禁書

2022年4 月28日

演講:潛伏的意志:我在台中賣禁書

2022年 4月6日(四)19:30-21:30

主講:廖為民(《國民黨禁書始末》作者)

主持:陳沛穎(引書店店長)

講座直播連結

側記:Cony/2022自由路上藝術節 議題行銷組志工
攝影:意淳/2022自由路上藝術節 攝影紀錄組志工

廖為民老師當時做的事,就如同在黑暗中仔細地守護著一道微弱的光。」主持人引書店店長陳沛穎說道。

「禁書」聽起來好像是過去的事,雖然現在的我們已經不用面對限制言論、打壓人民的威權政府,但我們真的完全自由了嗎?並沒有,我們仍然會因為商業、政治等等因素,自我審查限縮言論自由。
當我們面對的不是威權人士,而是數位監控的時代,我們該何去何從?

[潛伏的意志]

「當時的我大概買了兩萬本書,卻只讀了三千本,大概15%而已,沒讀的書就留著當資料⋯⋯還記得大學的時候,中央路有很多書局,也包括很多黨外的書籍...那時候的書的價格大概都4塊,另外一些像文星雜誌就6塊、8塊。」老師用輕鬆的口吻,娓娓道來關於收藏禁書的故事。

那個時候,出版書籍不像現在這麼簡單,必須將手稿送到打字行打完之後,才能夠出版。而警總也會從中攔截手稿,藉此比對筆跡、調查作者並進行監控。因此黨外雜誌的作家們,都用筆名、不用真名,甚至連手稿都要請別人重新謄寫過,才能夠送出去。

「當時鄭南榕的雜誌社就很厲害,他把所有編輯、打字的工作都集中在雜誌社裡,鄭南榕自己去收取機密件,親自坐在打字小姐旁邊一邊抽菸、一邊看著她打,打一張收一張。」

除了出版自由受到限制外,政府文化部的人也因為政府祭出了高額獎金而努力查緝禁書。老師也多次因為這些禁書的關係,被請去喝茶,被查緝人員威脅要用檢肅流氓條例來查辦。

[夾縫中成長]

但在這樣高度壓迫的環境下,難道就要放棄嗎?老師笑著說:「我們那時候就是一個共犯結構、利益交換。」

「他們一次從我這裡拿100本去上交每個月的業績,比自己去一本一本搜還要快!」

用一小部分的書來換取安寧,甚至消除交通罰單,不像其他的雜誌社,老師以生意人的角度與這個威權體制斡旋。

在李登輝當省主席時,蔣經國希望他關注更多黨外的事物,所以台灣省新聞處直接打給老師的出版社,要求他們提供黨外刊物,連被查禁的都要,站在這樣的立足點,換成出版社更有機會跟他們談條件!

採取彼此互相需求、有商有量的合作方式,老師每週經手的雜誌大概五萬本,在1980-1984年間,經手超過600萬本以上的黨外雜誌,配送到中部超過400家的雜誌社!

[燦爛永遠不遲]

「我們都會遇到自己的時代,要在自己的時代找亮點,經手那些雜誌就是我的使命。把那些連圖書館都不能擺放的書,能保留一本是一本!」

各司其職,各安其位,對老師來說,他就是剛好在那個時代,做好自己的事情。老師也鼓勵在場的朋友:不論你年紀大或小,找到一個目標,堅持做下去就好!

[莫忘曾經的掙扎]

至於,轉型正義該走向何處?

「當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佈能夠在教科書中成為專章,成為義務教育的一部分,那才能夠算是一個階段性任務達成,至少,能夠讓這些曾經發生過的歷史,透過教育變成一個常識。」老師說。

老師也提到現在的許多公民團體,都很努力的在辦活動,提升大家的意識。

對此,好民的執行長芳如也補充說道:「我們是做越多,就會發現越不了解!」雖然在過程中會非常辛苦,但往往收穫最多的是參與在其中的我們!

[帶著自由的靈魂走向未來]

「我覺得獨立思考就是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也知道自己怎麼去做。」引書店店長陳沛穎在最後總結時說道。

貫穿整個講座的兩個主題就是言論自由跟獨立思考,我們如何在這個時代內容的節點長出屬於自己的方式來面對?從老師的經驗中,我們也得到了勇氣與啟發,在這個屬於我們的世代一起維護那道自由的光!

所屬好民思塾: 

好民推薦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於2016年成立,深耕中台灣7年

自2019年起,固定每年兩大活動

【自由路上藝術節】

|培力拒絕遺忘歷史的年輕世代|

推轉型正義/講台灣民主/做文化建國

【好民請願運動/好國學院】

|培力市政與議會監督的城市公民|

延續百年民權之都的公共參與精神

活動種類多種多樣:講座課程、電影座談、藝術展覽、行動劇場、城市走讀、音樂演出、NGO市集

【好民精彩成果】

累積14,724人參與活動

主辦約142場活動

合辦超過300場活動

平均每一週至少1場活動

共培力190位倡議志工

【為台灣行動 深化公民社會】

在好民,我們一起被台灣感動、討論公共議題、吐槽時事政治、共同為台灣行動。

好民的每個人,都是普通人。有人是忙碌的上班族,也可能是忙於學業的高中生。

他們擔心跟座位旁的同事、老闆、同學在文化保存的立場不同、能源政策的立場不同、香港議題的看法不同。

甚至,對於台灣現況與未來有不同的看法。他們可能平時不太談論公共事務,但中午用餐看到新聞卻內心澎湃。

他們本來孤單又憤怒,但是在這裡,我們互相支持。

為打造有共識、團結、互信、共好的台灣社會努力!

邀請您定捐好民,為台灣民主儲值!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