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側記1】黨外時代的民主夢:《狂飆一夢》

2020年3 月22日

#內容可能包含部分劇透
黨外時代的民主夢:《狂飆一夢》活動側記

 

 

在中央書局三樓典雅的空間,數十人坐於屏幕前等待即將放映的電影《狂飆一夢 The Price of Democracy》。大屏幕的光芒映照於眾人的臉龐,抗議畫面揭開這部電影的序幕。隨著劇情推演,一幕幕勾起觀者內心的共鳴。在台灣步向民主的路上,眾多鬥士前輩不畏艱困,甚至奉獻生命就為爭取民主、平等的生活。而這些前輩大多是平民百姓、基層黨工,沒有名氣、掌聲、鎂光燈的光束,卻甘願做無名英雄。

電影中,曾心儀付諸心力於社會運動,放棄工作、捨棄家庭子女,最後回首時,年邁的母親也因病過世。她第一次感到如此孤單。每晚曾心儀都將母親房間的燈光打開,她覺得母親的靈魂還在這裡。另一方面,友人詹益樺因參與社運選擇自焚離世,一直是她心中過不去的結。她說道:「他把生命都奉獻了,可是好像很多人不了解他。」另一位政治工作者康惟壤,因推動社會運動帶給他成就感,而積極投入,固定時間到龍山寺演講。年老時他承受身體衰退的壓力,膝蓋關節逐年退化,又須負擔沉甸的房租。佇立於爸爸的靈堂前,康惟壤不禁向父親告解:「雖然他這輩子沒有賺大錢,但他活得很有價值。為這個不公不義的社會結構,做些有意義的工作。」

映後,主持人黃小奈邀請導演廖建華坐下來談談這部電影。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工系,目前為獨立影像工作者的廖建華,戴著圓框眼鏡及簡單的灰色帽子,神色從容地拿著麥克風。黃小奈進一步詢問,導演如何轉變跑道進而從事影像紀錄。原來,他原先對文學抱持熱情,也接觸電影,加上當時單眼相機正值流行,便一腳踏入影像世界。除了電影,導演和友人何孟樺將訪談故事集結為書本,講述四位基層政治工作者年曾為台灣人的民主所做過的努力,以及鬥士們老後的真實生活,描繪出每個人對於生活的選擇有所不同,如何面對並承擔。就如同電影英文所訴:「The Price of Democracy(民主的代價)」。導演提到:「離開了街頭、告別了革命,發現生活才是無可迴避的戰役。」實在呈現小人物們的內心寫照。

廖建華透過電影所提出的是巨大的問題而非解答,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無法被外人評斷的。負責攝影記錄的家瑞大哥問到片中兩位角色的選擇,導演娓娓道來當時拍攝《末代叛亂犯》時,因緣分認識一些社會運動的前輩,接觸主流權力外的基層工作者。訪談後經由分類,選出兩位能夠觸動年輕世代的故事剪為電影,其餘受訪者則收錄書目。映後座談時間,許多人內心有感。現場一位大姐表示,當時鄭南榕與朱高正的衝突事件她就在現場,不禁憶起當年時常有工作者為民主抗爭而離世的沉重和心酸。一位民眾提到,今天的民主是許多默默奉獻自己的市井小民換取而來的,我們應當珍惜並繼續守護。

側記:江品儀 / 2020自由路上藝術節志工
攝影:廖家瑞

所屬好民思塾: 

好民推薦

『自由路上,是大家一起走出來的。』

.​

「自由路上,是大家一起走出來的。」

每年的自由路上招募而來的志工團隊,一直是自由路上的鼎力助手。

今年,依然有不少新面孔加入;志工夥伴依然帶著他們的熱血及創意,發想出各種好玩又有趣的系列活動,讓大家以輕鬆的角度,切入威權歷史,使那段不願被想起的過去,再以不同的風貌重現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更珍惜現在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

曾經參加自由路上的民眾給我們的回饋,也都是支持我們持續舉辦的動力之一;更不用說每年挹注自由路上募資,讓我們能夠邀請樂團、短講者,來延續這條路的每個你們。​

今年,自由路上以〈有影_知影〉為主題,希望每個看到、來到自由路上的你,參加自由路上藝術節後,我們成為「有影有知影」的人,踏出認識台灣的第一步,成為台派好夥伴,做伙堅定地走在自由路上。

2024自由路上,我們持續一起走。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