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民訪調新聞稿:電影果然要一群人看才夠味

2017年10 月16日

文/招弟(老電影訪調志工)

對1980年代出生的我而言,並不那麼熟悉台灣老電影,我們錯過台語片的黃金時代,沒參與到瓊瑤的三廰愛情故事,更別說揚名國際的武俠片盛世。我反而比較認識劉德華、周星馳和成龍主演的港片,不過因為錄影帶業和第四台的興起,這些電影也不是在戲院裡看。少數跟大家一起看電影的記憶要回溯到小時候的廟會,那時候最常播的是好小子系列,晚餐後,小朋友們一定準時相約在台前集合,開心歡笑一整夜,那時候的我們好單純,笑點好低……(遠目)。長大後,我們學會去戲院看電影,或上網或租DVD在家自己看,很少機會在這種有些正式又不太正式的場合跟陌生人一起看電影。直至今年九月參與修復老電影放映台中站計畫。

由於計畫要與民眾進行訪談的緣故,在活動開始之前我們幾個工作人員就搶先看了在好民文化協會播放的三部「俠義之士」主題的電影:大俠梅花鹿、俠女與龍門客棧。雖然都是經典之作,但由於已有多部電影對他們致敬,因此當年創新的各種手法,如今看起來就是復古懷舊,若沒有參與那個時代,或不了解當時的時空背景及這部片在影史的意義,可能看完的感想只有:嗯,古早人的品味真是獨特。不過在影展開跑後又再看了一次這三部電影,我驚訝地發現電影變好看了!

電影還是一樣,但不同的是有更多人一起看電影,就像小時候在廟埕看電影,我們也許忘了電影在演什麼,但我們還是會記得當時的氣氛。李先生(53歲)是我訪談的第一位民眾,雖然住在彰化,但這次影展他幾乎場場皆到場參與。到影展後半段,還會帶些小點心讓與工作人員一同分享。他說他從小就很喜歡看電影,在武俠片正紅時,父親帶他去看「血滴子」(1975),那時他年紀還小,被裡面的血腥畫面嚇得印象深刻。他說他其實比較偏愛文藝片,無奈小時候的他沒有選擇權,直到上了高中,認識了戲院的放映師,他才能夠自在地沉溺在電影的世界裡。

說到沉溺在電影的世界,就不得不提到在這次影展中的一位電影狂人x先生,我並沒有談訪他,但全場沒人不知道他。他號稱看超過萬部電影,拿手絕活是獨步全球的電影接龍(但實在講太快了,我們都聽不出他接到哪去了),手裡拿著一本電影書籍,上面有無數個知名電影人的簽名(他說這上面的簽名有一半的人都離世了),包括影響他最深的胡金銓導演。他對「俠女」、「龍門客棧」,可不止是聊若指掌,說倒背如流也不誇張,不只是劇情,包括這部片在當時在各地的票房成績,導演和拍攝過程的八卦,延伸到拍攝場景,戲中主角配角們的故事等等,只要你不按停止鍵,他可以一直一直講下去,許多資訊可是google上找不到的。只要有他到的場次,就會看見他熱情地跟大家分享他對電影的知識,對他而言,這是難得遇見電影同好的機會,畢竟台中關於電影相關的藝文活動實在太少。

除了認識同好,這裡還有更多的情感交流,我覺得這次活動,最棒的是「重溫彼時老椅寮」的概念。來這裡地方看電影,大家不用像在電影院裡那麼拘謹,或站或坐,不用對號入座,朋友來了,隨興地拿張椅子就坐到旁邊,座位沒有戲院舒適,但人與人的距離更近了。我看見有一群大姊都相約到此看電影,藉由看老電影,一起回憶當年,或是聚會聯絡感情。我也看到一家大小,祖孫三代同來,雖然椅子不太好坐,甚至電影播畢時已過他們的睡眠時間,但長輩依舊聚精會神,直到結束才離開(我懷疑若不是有這次老電影的活動,會有全家出動看電影的機會嗎?)。當然最重要的是一群熱情的年輕人安排這一系列的活動,從找經費,寫計劃,募資,到細心規劃每個場次的流程,大家齊心努力,都讓我非常佩服與感動(覺得台灣的未來有希望?)。我想能與這些人相遇,就是電影變好看的原因。

所屬好民思塾: 

好民推薦

『自由路上,是大家一起走出來的。』

.​

「自由路上,是大家一起走出來的。」

每年的自由路上招募而來的志工團隊,一直是自由路上的鼎力助手。

今年,依然有不少新面孔加入;志工夥伴依然帶著他們的熱血及創意,發想出各種好玩又有趣的系列活動,讓大家以輕鬆的角度,切入威權歷史,使那段不願被想起的過去,再以不同的風貌重現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更珍惜現在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

曾經參加自由路上的民眾給我們的回饋,也都是支持我們持續舉辦的動力之一;更不用說每年挹注自由路上募資,讓我們能夠邀請樂團、短講者,來延續這條路的每個你們。​

今年,自由路上以〈有影_知影〉為主題,希望每個看到、來到自由路上的你,參加自由路上藝術節後,我們成為「有影有知影」的人,踏出認識台灣的第一步,成為台派好夥伴,做伙堅定地走在自由路上。

2024自由路上,我們持續一起走。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