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正義之路》第九章|我們與白恐、紅恐的距離
資料整理:志工 立葳
臺灣社會直到2017年才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卻遭受許多不同階級的既得利益者強烈反對。在寧靜革命後出現的民主體制中,菁英階級佔據資源和權勢,平民百姓在底層麻木生活,兩者皆對舊體制滿懷溫情,難以共情受害者。
沒有真相,人民不了解事實、欠缺知識,更不知道白恐的可怕和人權的珍貴;沒有咎責,人民不明白哪些人、哪些事應該受到譴責。只有撫慰,人民會說風涼話,也沒辦法從過往經驗提防未來可能出現的危機。
一、中國的紅色恐怖:
東突厥斯坦(新疆)的維吾爾民族,目前有幾百萬人被迫住進「再教育營」,接受違反自己宗教信念和實踐的「愛國教育」;而圖博人(西藏)則是在1951年簽下爭議協議「十七條協議」後,便開始面臨一連串的災難,從2009到2022年,已經有158人自焚,這原本是不存在於圖博人宗教文化的抗爭方式,卻變成現今唯一的反抗手段;2022年, 25歲歌星才旺羅於西藏布拉達宮前自焚,其父親在兩個半月後,因不堪中國警方威脅騷擾,也選擇自戕。
香港過去在英國統治下,雖沒有民主,但享有自由和法治。1997年回歸中國,原先訂定好五十年的「一國兩制」制度,在實施不到二十年後,強致遭中國往「一國一制」走。2019年6月9日「反送中」運動爆發(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二百萬人上街為自由民主最後一搏,最後卻因「國安法」而被迫結束。
說回來臺灣,不只外有中共,內有黨國舊勢,裡應外合之外,沒有準確落實轉型正義、看不見加害者的情況下,將使臺灣人無法辨識再次出現的相同獨裁者、獨裁政權,和其共犯集團,進而喪失我們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
二、憲法裡的「一個中國」:
中華民國增修後的憲法裡明言「為因應國家統一之需要」,將臺灣定義為「自由地區」,中國為「大陸地區」,此「一中」憲法將臺灣放到危險的處境。中國可以因此將侵略臺灣定調為「內政問題」,其他國家也無法干預。
國際場合中,我們只能使用Chineses Taipei,也是同理。儘管在臺灣翻譯上是「中華台北」,然而英文直譯上就是「中國台北」,此種認知混淆會在中國侵台時造成國內外危機。
小結:
曾在黨國時期享受優待的一批人,相信在中國統治下能有更好發展,因而歡迎甚至協助中國侵略臺灣。由於生命經驗的不同,很難改變他們的觀點,為了守護民主,我們只能加強國安相關法律。
臺灣面臨中國的併吞威脅並非假議題,若決心往民主自由發展,落實轉型正義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