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作取代競爭的地方經濟:產業訪調經驗」講座紀錄

2017年10 月22日

北北新巢關心在地經濟與政治,集結數名青年,以雙北兩市之社區為範圍,進入並研究產業、政策與在地關係;回歸人跟人之間的相處,找出所居住土地上真正的問題。新巢意指,在就業及生活困難的時代,以「地方經營」解決社會問題,利用新創媒合增加創業機會。

台灣經濟受區域情勢高度影響,獨立自主性較低。查看台灣2016年進出口數據,對中國出口占比為40%、對東南亞國協出口占比為18.3%,相差懸殊且一為國家、一為國協;對中國進口佔比19.6%、對日本進口佔比17.6%。台灣經濟最依賴的國家,正是對台灣主權最有威脅的國家,且依賴度年年增加。

猶記2014年的服貿事件,可從許多角度切入討論,不論是貿易協定、立法及行政程序透明化、政治主體性等,針對「對中國的依賴」,當時遊覽車業者也上街抗議,訴求政府允許業者自行前往中國,談判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政策的可能性。此種國內已供過於求、仰賴中國客潮,卻在GDP數據中佔比不高的行業,已發聲至此,更遑論其他大量對中進出口的產業。事實上,經濟不依賴中國,才有政治談判籌碼。

2014年看似擋下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其實仍以其他形式影響台灣經濟自主權。服貿事件也開啟了許多思潮與討論,激勵許多青年展開後續行動,北北新巢便在此脈絡下,持續研究「地方自主經濟的可能性」,進行產業訪調,找出台灣傳統產業的新出路。

微型產業受服貿協議衝擊極大,新巢初期訪調選擇美容美髮產業,從探訪百家到深度訪談20家,了解影響程度、業者知情權、政府的配套措施,詢問包括「你支持服貿協議嗎」、「你什麼時候知道美容美髮產業被放入服貿協議中」、「318之後,有任何官員向您做過說明嗎」等問題,得到許多否定、不知情的回覆。政府是被動的,受許多民間團體要求才開啟產業公聽會,並從3場增至8場,多數業者甚至未接悉公聽會資訊,更多與會的公會理事長成為背書人。勞工在自由貿易中受保護內容相當模糊,毫無勞動衝擊評估,亦無人有機會與政府有效溝通,需要非政府組織積極補強這樣的斷裂情形。

新巢並非全然反對自由貿易,美容美髮業後,展開對大稻埕永樂布市的訪調,端視政府如何管理公有市場,並探查傳統產業、中小企業及被犧牲者的補償政策。大稻埕早期即為商業集散地,中藥、南北貨、茶類貿易興盛,但貿易主體已式微,現規劃為觀光區,取而代之的是青年文創產業的進駐。永樂布市則自日治、國民政府來台、美援時期以來,扶植打造的布匹重鎮。

台灣紡織業參與了完整的全球分工,美國產出棉花,在中國上海製成布匹,在台灣再製成商品,銷向全世界。沿襲歷史、時至今日,台灣紡織業依舊佔據功能研發的龍頭,如:發熱、涼感、特殊潛水等材質,但這些回饋並不會到永樂布市,只有布匹同質性攀升,以及大量產自中國低品質原料的事實。

成立「有布的日子」團隊,訪調至今已半年,新巢依序執行開展、協作、擴散等步驟:

階段

內容

開展

了解商家、建立關係、訪調故事、研究法規

協作

徵詢意願、統合資源、對話、公私部門合作

擴散

建立可行模式、提出公共政策、分享

市場環境老舊,電扶梯停止運作,整體動線如迷宮般難行;過去視整棟永樂市場為整體,調查後才發現二、三樓的產業型態截然不同。二樓販售布匹、三樓提供訂製服務,兩樓層各有商家自治會,每個店家特色及專長不同,而樓層間為競爭關係。

將整棟永樂市場打造為單一品牌形象、總體運作體系,最為理想,但現存事實為:同一場域的不同樓層,無法溝通協調。(例:二樓不配合休業、整頓電線線路,導致三樓無法完全翻建,也影響公共安全。)初步訪查後,新巢成員對於振興三樓較感興趣,欲改善兩樓層間競爭關係。成員自認紡織領域門外漢,不強求達到第三階段(擴散階段)的「紡織創新」,但求花費時間陪伴商家找到得以面對全球化的優勢;訪調過程也逐漸改變目標,從「服貿框架下的經濟自主」,轉為「產業轉型」,試圖增加創業機會。

學員以英國co-op為例,提問樓層間有無合作經濟(如:合作社)的可能?吳理事長認為永樂距離此目標,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若接獲龐大訂單,因信任及差錯歸咎責等因素,店家慣於結合「熟識的」同業業者或家庭代工合作,難以擴大網絡規模。

另有學員以日本三大糕點店合作產出祭典限定和菓子為例,建議永樂提供不同專長,分工共製獨特商品。吳理事長回覆,這也是新巢致力達成的目標,他曾經以雜誌宣傳的花布包樣本,嘗試訂製,卻發現市場店家並無接軌服務,期待未來能輔導業者建構有制式規格的共製服務流程(從布料到成品)。

新巢訪調與社區總體營造單位的不同,在於改變現況的多寡。多數社造案演變為申請補助、紀錄結案的循環,在鼓勵居民主動共書歷史、放大地方特色,並無從政治面改善社區現況。永樂市場亦由相關計畫經費修建迪化街一側硬體,若硬體經費挪動十分之一到軟體開發(產業技術升級、網絡行銷),對產業轉型有相當大的助益。

公部門與企業的互動往往沒有達成交集,公部門的改造願景,商家不一定參與,而商家提出需求,總淪為跟公部門討價殺價的窘境。事實上,應由政府部門或商家自治會執行調查,當前兩者功能發揮不彰,由在地NGO投入,則可擔綱溝通、緩衝的橋樑的角色,主導辦理工作坊,讓店家順著議程規劃出願景。

第一階段(開展),鎖定關鍵訪問人、擬出永樂市場商業生態輪廓、閱讀相關法規論文、設定問題;透過訪調,蒐集背景故事、與地方建立關係,將在地問題具象化,並產出影像紀錄。第二階段(協作),要求都更處啟動跨部門會議,並由新巢發起商家研討工作坊。

現代人消費習慣改變,不再風行專程訂製,多從網路成貨通路滿足需求,使得職人不如匠人;大稻埕進駐大量文創產業後,連帶使得傳產區租金漲高,多數業者仇視新進青年。透過對話、工作坊互動,傳達式微主因為消費者習慣改變,並非新創產業威脅,化解在地傳統產業誤解。

藉由訪調,聚焦永樂市場五大問題:
1.    訂製需求低,訂製價值被忽視。
2.    傳承困難。(陪伴學徒需要成本,且恐培養出競爭對手。)
3.    建築內部硬體設施老舊,動線混亂。
4.    周邊發展和市場不相關,缺乏影響性。(政府著重提高觀光價值,如:公車主題布置,吳理事長認為對傳統產業無幫助;大稻埕觀光客諸多消費,無法與在地商家產生進一步了解,唯一的接觸是觀光客令人不自在的攝影,不習慣從營業成為展示角色,業者亦甚感無禮。)
5.    政府計畫多項重疊,對商家實際需求不清楚。(這些計畫都沒有把將永樂市場置於規劃中)

而提高層次觀看產業轉型,有以下瓶頸:
1.    傳統產業需要轉型。(工作環境惡劣、資方鼓勵勞方加班生產、低薪)
2.    中小企業被政府放生。
3.    官僚害怕失敗的保守主義。(創新有其風險,公部門多投入看的到的硬體改善。)
4.    政府僵化跟不上市場變化。(連市場二三樓的差別都不清楚,也無法提供市場過去二十年來的軟體補助計畫金額,理由是都更處、觀傳局間沒有共通的資料。)
政府傾向補助科技新創,忽視文化軟實力,永樂市場業者產出「紅龜粿背包」、製作周杰倫宣傳服、明華園服裝等成績,自治會亦缺乏宣傳。參考日本宮崎縣政府成立食物銀行(食品添加研究、設計包裝)、美國國防部與麻省理工合作開闢實驗室(纖維創新研發)案例,都可做為台灣產業轉型的參考。

想改變社會,得先走入社區,新巢投入擾動市場,進而改變商家心態,而訪調需要投注時間,才能得到顛覆刻板印象的深度了解,以及受訪者的真心話。吳理事長最後提及,儘管有願意及不願意轉型的店家,新巢仍提供基礎資訊,讓店家全面知情並有選擇的機會,但建議未來投入社區組織工作的朋友們,仍要判斷、取捨可進一步合作的對象,避免浪費時間與心力。

(點看講座照片

所屬好民審議院: 

好民推薦

『自由路上,是大家一起走出來的。』

.​

「自由路上,是大家一起走出來的。」

每年的自由路上招募而來的志工團隊,一直是自由路上的鼎力助手。

今年,依然有不少新面孔加入;志工夥伴依然帶著他們的熱血及創意,發想出各種好玩又有趣的系列活動,讓大家以輕鬆的角度,切入威權歷史,使那段不願被想起的過去,再以不同的風貌重現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更珍惜現在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

曾經參加自由路上的民眾給我們的回饋,也都是支持我們持續舉辦的動力之一;更不用說每年挹注自由路上募資,讓我們能夠邀請樂團、短講者,來延續這條路的每個你們。​

今年,自由路上以〈有影_知影〉為主題,希望每個看到、來到自由路上的你,參加自由路上藝術節後,我們成為「有影有知影」的人,踏出認識台灣的第一步,成為台派好夥伴,做伙堅定地走在自由路上。

2024自由路上,我們持續一起走。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