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8 從審議到倡議的公民文化參與:台中州廳及舊城區未來發展綜合座談大會

2021年5 月13日

台中州廳市民開講最終場 #三關鍵點 提醒中市府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今(21日)與熱吵民主協會 共同舉辦「從審議到倡議的公民文化參與:台中州廳及舊城區未來發展綜合座談大會」,是今年自五月以來最後一場針對台中州廳活化方案的論壇,本次論壇審議分為三大組進行討論:台中州廳的應用、舊城商業聚落的發展以及台中文化願景的打造,邀請蘇睿弼教授、李謁政教授、熱吵民主協會理事長林心乙、中區前區長黃至民、寫作中區朱書漢等專家學者,與眾多市民共同激盪此議題的各種行動方案,並總結提出發展舊城的三個關鍵要點,包括:市府應重建與文化部的溝通、打造中城文化經濟聚落、進行周邊交通改善,缺少任何一項要件,舊城復興都不會順利成功。本次論壇另有地方民意代表江肇國議員、黃守達議員、黃國書立委辦公室楊豐有特助出席,台中市政府也派有文化局、建設局、都發局、經發局代表全程參與。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執行長林芳如會後表示,介入公共空間的討論是參與公共事務的方式,況且台中州廳是重要國家文化資產,不只是台中市地標,更是中台灣地標。這幾個月以來,好民文化與市民對此議題進行多面向多角度的討論,地方價值與共識在這種由下而上、自主參與公共空間的討論中浮現,充分彰顯我們是小國小民,但我們是好國好民的精神。她表示,讓市民社會成為城市文化的基礎是好民的使命,因此,當中央與地方政府在台中州廳的活化方案開始出現意見相左的情形,協會便開始搭建市民發聲的平台,讓這項攸關地方空間與歷史的重要政策,有深度討論的機會,期盼透過公民參與,讓台中文化城的城市願景不再受困於中央與地方的對抗之中。

熱吵民主協會理事長林心乙表示,對我們來說,審議支持在地倡議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我們期待審議的成果能夠對接到社會的不同介面。每個活動參與者,不單單只是「來討論的人」。而是不論身處哪個社會位置,都能成為主動的行動者,帶著審議的成果往前進,持續創造社會溝通。

雖然台中市政府目前還沒有對台中州廳的活化方案下定論,但是文化局在幾個月前也開始進行類似的審議活動,部分民眾也有出席文化局的審議討論。不過,今日在好民的座談會中,總結市民的意見,整理出接下來兩年舊城和台中州廳發展的三大關鍵點:

第一,因 目前的活化方案審議是因中市府否定過往政策而起,但將來州廳和舊城聚落的營造,仍需要中央和地方在預算和政策上合作,所以 期待中市府需主動和中央合作並保持溝通,並也在這兩年間廣納民間公民團體與企業的意見。

第二,台中是全台第一個進行現代都市計畫的地方,台中州廳作為國定古蹟有全台性的意義,大多民眾也認同其為舊城的要發展聚落的一個代表中心, 台中州廳的活化方案會牽動舊城聚落文化與經濟的發展方向,中市府須對市民提出清楚的政策。

第三, 被詬病多年的中區交通,須改善至對步行者、汽機車停車族與觀光運具如公車、共享單車與共享機車都方便通行的程度,也必須強化中西區重要景點之間的接合。

總結論壇成果,由市民提出的這三大關鍵點,是中市府在2022年台中州廳修復與活化方案定案以前,必須解決與檢討的三大要點。而好民文化行動也將延伸今年的審議成果,持續在明年進行市民組織與倡議。

 

所屬好民審議院: 

好民推薦

▲點擊圖片報名參加▲

「我是鄭南榕,我主張台灣獨立。」

你對鄭南榕的認識,是否定格在他1989年4月7日自焚殉道的那一天?
你對鄭南榕的理解,除了爭取言論自由、台灣獨立、自焚殉道,還有什麼?

《認識鄭南榕:看見《自由時代》總編輯的十一個面向》這本書的出版,讓熟悉或不熟悉鄭南榕的不同世代,重新或再度認識鄭南榕。

透過以鄭南榕的個人生命,與台灣史和世界史的時代脈絡相互對照,看見他在面對強權時的思考和行動——這位總編輯堅持報導真相、要求解嚴、平反歷史真相、追求自由,最原始的初心,是為了他所愛的人和所愛的台灣。

這不只是一本關於鄭南榕的傳記,而是一扇窗,讓我們重新認識他,理解他的理想,以及他為何選擇這條道路。惟有正視和意識,才能理解和同理鄭南榕的訴求和犧牲,才能了解台灣人的處境。

「剩下就是你們的事了。」焚身烈火熄滅後,深化民主、自由的理想並未停滯。鄭南榕的理念和自由時代雜誌社的空間,由大家接棒,以不同的方式繼續前進。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