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 【好國好民原轉月講座】寫吧!讀吧!寄情於二行詩吧!|瓦歷斯·諾幹 講座隨寫心得/黃小奈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理事

2020年7 月25日

寫吧!讀吧!寄情於二行詩吧。— Walis Nokan 」隨寫心得/黃小奈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理事

主持工作是搶來(?)的,這禮拜臨時抱佛腳先讀了老師的兩本書。其中對《當世界留下二行詩》超級驚艷,好喜歡。從生活、從土地、從部落、從社會關懷出發,最喜歡提到「溪州護水」與「大埔事件」為主題的系列詩作。詩人之眼即便短短兩行,背後蘊含無限的況味與深度。

就像昨晚 Walis 老師在講座中提到的:「準確就是美。」
當你開始提筆寫詩,越寫越多,用詞就會越精準。詩的美感就會出來。

Walis 老師在講座一開始就說,他不是來演講的,他是來分享「二行詩的秘密」。在老師的帶領下,大家從「|、/、—」這三個符號開始聯想,一步一步完成應該是現場多數人「第一次」的二行詩創作。覺得超級好玩!

Walis 老師很親切,知道我的工作也是小學老師,活動進行中特別到我旁邊,提點了一些實務操作的技巧與做法。昨晚這堂課,我們是學生,也被當成是教育者來培養。真的收穫良多。打算八月開學就讓 #小六生 來試試看。一定很好玩!

附上我以「六色彩虹」為題的組合詩,靈感來自我趴在好民櫃台振筆疾書時,在我面前飄揚的小小的兩枚彩虹旗。也許不是多美多成熟的作品,但想呼應 Walis 老師說的:「詩能療癒自己就足夠了。」嗯,我的確很喜歡自己的第一組二行詩創作呦。(笑)

|是直立的彩虹旗
為了愛與尊嚴挺身

/是彩虹的弧線
也是相愛之人嘴角上揚的弧線

— 是平等
在愛裡人人平等你不孤單

#好國好民原轉月 接下來還有許多場優質的講座與活動,在轉型正義、建立台灣國、成為好國好民的路上,我們必須要納進不同族群、性別,各種多元的觀點。這是好民文化行動一直想做的。很欣喜與感謝夥伴這次策劃了原轉月的活動,讓我這個從小在彰化農村長大的都原,可以更貼近媽媽給我的血緣一點點,也提供給在意議題的台獨份子們更多元的視角。一起來參加吧~(拉)

♦ 這裡買書: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78184.html
♦ 老師昨晚紀錄,有同學們的作品喔:https://reurl.cc/MveWMW
♦ #原轉月 系列活動,保證精采有收穫: https://reurl.cc/0o3kQl


所屬好民審議院: 

好民推薦

世界公民講座 ×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殖民的延續與抵抗:後殖民視角下的鄒族集體性與白色恐怖經驗(1949-1987)
時間:5/3(六) 14:00-16:00
地點:好民文化行動(台中市西區民權路53巷10號)

在戒嚴與威權統治交織的白色恐怖時期,原住民族並非僅是被忽略的歷史背景,更是深陷「內部殖民」治理的核心場域。本講座採取少見於主流白色恐怖研究的後殖民視角,以鄒族為例,探討國家如何透過語言政策、行政體系與敘事建構延續殖民秩序,並分析在壓迫中,族群集體性如何展現出韌性、重構與抵抗的能動性。
我們將從三個關鍵時期切入:1949至1954年間,鄒族領袖高一生推動「新美集體農場」,展現出部落自主治理的構想,卻遭國家以政治理由鎮壓,成為族群創傷的開端;1955至1969年間,國民黨政權推行「山地平地化」政策、設置山地黨部並推動說國語運動,系統性地削弱鄒族語言、信仰與決策體系,迫使族人從公開政治實踐轉向文化記憶的隱性保存;1970年代起,隨著社會逐步鬆動,鄒族開始於文化場域回應殖民敘事,特別是1980年代針對「吳鳳神話」的批判行動,展現深層的歷史對話與身份重建。
本講座不僅回顧鄒族在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經驗,更關注原住民族如何在殖民治理邏輯未曾終結的情況下,持續反思並重構集體主體性。這段被主流歷史書寫所忽略的經驗,至今仍深刻影響鄒族的政治參與與文化實踐,也為理解台灣轉型正義提供不可或缺的關鍵視角。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