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願運動詞彙說明

2019年4 月19日

 

2019年的好民請願運動即將展開,並以5/21(二)開始的「2019請願運動培力工作坊」揭開序幕,在課程開始之前,有些基礎概念希望帶你先了解。

#審議民主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林國明教授曾提及,公民的政治參與,不應僅侷限於投票,或者是陳情、請願與社會運動。

所有受決策影響的公民或其代表,都應該能夠參與集體決定,這集體決定,是抱持理性與無私態度的參與者,經由論理的方式形成。

而參與者應該在資訊充分、發言機會平等與決策程序公平的條件下,對公共政策進行公開的討論,並以說理的方式提出可行方案或意見。

「阿嬸議民主工作室」的成員許恩恩,認為應把「溝通」、「對話」、「開會」、「參與程序」當成重要的主題去實踐、鑽研,而不是侷限於實踐場域、特定審議模式。而倡議過程中,對話和溝通不只是為了說服,而是為了互相理解、求同存異。

 

#開講

開講(khai-kang)是好民文化行動推行審議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的行動之一,開講既是動詞也是名詞,代表著不論身分、性別、年齡,人人都有發聲的權利,也透過悉心的傾聽及抱持尊重的同理他人,進而促成有效的對話;開講亦是同一個生活圈居民們的交流方式,除去參與的門檻與框架,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好民文化行動將在社區推展多場開講,陪伴市民討論具備公共/公益性的提案,一起讓市民對於市政的期待有被具體落實的可能。

 

#社區協調員

一個專業的社區協調員(Coordinator)擁有尊重、同理、包容與幽默流暢轉換的手腕,在社區、地方的一場場討論會議中,根據不同情境使用適當的引導方式,讓與會成員間建立信任與共識,並透過意見及資訊的交流,創造成員思考與表達的意願,達到討論及聚焦的機會
有足夠的社區協調員,更能在多場開講中,協助市民彙整市政期待。

 

 

所屬好民審議院: 

好民推薦

『自由路上,是大家一起走出來的。』

.​

「自由路上,是大家一起走出來的。」

每年的自由路上招募而來的志工團隊,一直是自由路上的鼎力助手。

今年,依然有不少新面孔加入;志工夥伴依然帶著他們的熱血及創意,發想出各種好玩又有趣的系列活動,讓大家以輕鬆的角度,切入威權歷史,使那段不願被想起的過去,再以不同的風貌重現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更珍惜現在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

曾經參加自由路上的民眾給我們的回饋,也都是支持我們持續舉辦的動力之一;更不用說每年挹注自由路上募資,讓我們能夠邀請樂團、短講者,來延續這條路的每個你們。​

今年,自由路上以〈有影_知影〉為主題,希望每個看到、來到自由路上的你,參加自由路上藝術節後,我們成為「有影有知影」的人,踏出認識台灣的第一步,成為台派好夥伴,做伙堅定地走在自由路上。

2024自由路上,我們持續一起走。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