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寫在田調成果發表之前─我們仍稱呼她為「第一廣場」

2016年7 月20日

至今我們仍稱呼她為「第一廣場」,雖然這個名字也從來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

2016年7月3日揭牌前,工人們趕著進度刷洗一廣大樓正面。(也只有要洗正面)

你也還在說「第一廣場」嗎?這個名稱,已經從Google地標消失、維基百科也被更改,但假日時來到這裡,我們仍和朋友說:在一廣碰頭吧。

即使7月3日台中市長已經在這裡揭牌,我們還是不清楚新名字的意思。第一廣場的正面,拍照會拍到的範圍被洗得好乾淨,窗戶終於映得出藍天白雲,注意到的每個人都笑了,市府的高官也在這裡打卡拍照發發新聞稿。但走進一廣,這裡的手扶梯還是不會動、很多店家對新政策的了解程度和我們一樣模糊。

而第一廣場大樓拍照照不到的那些地方,一樣髒、一樣看不到藍天白雲,注意到的人沒有表情。

無論是在這裡居住開店的人,或是會來這裡逛街的人,在7月3日揭牌前後的生活並沒有差別。政府把一廣的名字拿走了,但沒有跟這裡的人說,他們的未來可能會有什麼不一樣,會不會本來來這裡逛街、談戀愛、作生意養家的環境漸漸也被政府拿走,被其他台灣人拿走,被不知道是誰的人拿走。政府在規劃政策的時候,真的了解這裡的實際狀況嗎?還是市府長官們只是依照自己的「想像」來評析這裡的發展優勢和潛力?

「在與市府各局處基層公務人員對於「第一廣場」發展的多次討論中,可以感受到市長對於第一廣場發展的急切,但同時間,卻也感受到市府各局處第一線基層公務員對於業務推動的無所適從,在長官的交辦下,基層公務局處人員的直覺反應就是每個月在第一廣場「辦活動」而已。辦活動本身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不知為何而辦,辦活動想要達成什麼樣的效果。究竟是讓更多本地居民認識東南亞文化?吸引更多東南亞地區來的移工參與活動的同時也更認識本地不同的文化?還是希望藉由活動增進不同文化群體之間有更多的接觸,促進彼此理解?又或者辦活動其實只是為了要透過「熱鬧」、「動員」的表面功夫來告訴大家第一廣場或中區舊城區已經正在「再生」、「活絡」、「復甦」了? 」

─引自〈東協廣場揭牌了,然後呢?

因此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在三月底啟動第一廣場的東南亞志工田調計劃,經由兩個月的時間,去認識這裡真實的故事。我們沒有預期這些田調成果要帶來多大的影響,也不清楚市府「東協廣場」的目的為何。這些成果是志工們的訪問觀察,我們希望可以透過這些成果文章和社會對話、由下而上地和市府對話。

我們將會從明天開始連續八天,將田調志工們的完稿成果,以一天一篇的形式PO出來。我們將文章簡單粗淺地分成兩大類:文化與政法,文化類分享志工觀察到的人與店家的互動、移民工來到台灣的故事與心情以及在這個區域生活的想法等等,政法類則會討論這裡的建築安全咎責、勞動故事與討論。邀請您將好民的臉書設為搶先看,每天能立即看到田調成果文章。

這些田調成果是志工用假日的時間,來到一廣調查所撰寫的成果,我們對採訪對象一併匿名處理(但保留原國籍與族裔)。田調成果是作為我們參與一廣政治的方法,期待藉由志工田調成果讓更多人真實認識這裡、而非藉由「想像」去了解這群在台灣打拼的異鄉人。我們的成果也是每個志工的訪調整理,或許有不盡完備之處,非常歡迎各界針對每篇文章提出指教、互相交流分享。

我們並會將成果編輯印刷成「成果社區報」,並在7月31日好民的入厝趴「好民邸家」當天發行,並和志工一起派報給中區的居民們,希望也能以這些成果和本地居民對話。並在8月4日(文化類)、8月11日(政法類)連續兩周四,在開幕不久的好民邸家二樓舉辦田調成果交流分享會。歡迎您將時間空出前來交流。我們接下來連續八天見囉。

文章預告:

Day 1_ 來台灣打工,那度假呢? ──從免費SIM卡看移工在台灣的淘金困境政法)
Day 2_ 孤軍二代的泰味菜 酸辣滋味裡的身分認同
Day 3_ 田野之外的事 ──第一廣場大樓消防安全
Day 4_ 文字是否是種阻礙?
Day 5_ 新鮮的「悸溢」-- 炎夏裡的爽口越南好滋味
Day 6_ 自己的路只能自己拓:專訪越南餐廳老闆娘
Day 7_ 新移民店家與台灣飲料店對中區再生的看法與觀察
Day 8_ 直擊內心的恐懼 是偏見亦或真實--談第一廣場之不同角色間的凝視

誠摯感謝所有志工們:JJ、Runner、王詩閔、柳柳、承銨、姚尚汶、施月潭、唐中珉、翁詩婷、張元馨、陳翰堂、陳依蓮、陳氏碧泉、馮馨瑩、曾宥儒、廖根葆、楊惠閔、劉子瑜、潘琳燕、鄭宇喬、蔡翌偵、謝文強、簡秀釗 (按第一字筆劃排列)

所屬好民審議院: 

好民推薦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於2016年成立,深耕中台灣7年

自2019年起,固定每年兩大活動

【自由路上藝術節】

|培力拒絕遺忘歷史的年輕世代|

推轉型正義/講台灣民主/做文化建國

【好民請願運動/好國學院】

|培力市政與議會監督的城市公民|

延續百年民權之都的公共參與精神

活動種類多種多樣:講座課程、電影座談、藝術展覽、行動劇場、城市走讀、音樂演出、NGO市集

【好民精彩成果】

累積14,724人參與活動

主辦約142場活動

合辦超過300場活動

平均每一週至少1場活動

共培力190位倡議志工

【為台灣行動 深化公民社會】

在好民,我們一起被台灣感動、討論公共議題、吐槽時事政治、共同為台灣行動。

好民的每個人,都是普通人。有人是忙碌的上班族,也可能是忙於學業的高中生。

他們擔心跟座位旁的同事、老闆、同學在文化保存的立場不同、能源政策的立場不同、香港議題的看法不同。

甚至,對於台灣現況與未來有不同的看法。他們可能平時不太談論公共事務,但中午用餐看到新聞卻內心澎湃。

他們本來孤單又憤怒,但是在這裡,我們互相支持。

為打造有共識、團結、互信、共好的台灣社會努力!

邀請您定捐好民,為台灣民主儲值!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