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ok-Naowi與族人的合照,由左至右分別為Holok-Naowi的妻子、Holok-Naowi、他的貼身護衛以及副頭目。
圖片資料來源: 葉柏強,《顧我洄瀾—花蓮歷史影像集》(花蓮縣文化局,2016)
***
【歷史上的今天——Holok-Naowi逝世日】
Holok-Naowi(華文音譯:哈鹿那威/哈鹿閣那威)為台灣太魯閣族諸社總頭目,生於1850年代前期。
1895年,日本接收台灣後,開始在花蓮新城一帶設置監視哨,但沒有多久,由於外來殖民者對當地原住民輕慢的態度,使得兩者之間的關係變得非常緊張。
◼️Mtgjiyal Alang Paru(新城戰爭,或名新城事件)
新城事件的起因,是監視哨的駐哨隊員強姦太魯閣族女子,太魯閣族人因此襲擊新城監視哨,並殺死日籍隊長及隊員作為報復。1897年,日軍派兵襲擊太魯閣族的部落,但由於太魯閣族人本身就驍勇善戰,且又熟悉當地地形環境,使得日軍無功而返,並轉而開始以懷柔的手段,企圖招撫Holok-Naowi,又以商業交易與教育的手段,來控制太魯閣族。
◼️威里事件
1906年,因為採樟工作的薪資糾紛,又發生了二十三名日本人遭到太魯閣族殺害的威里事件,日本政府一方面採取經濟封鎖與武力攻擊的方式來控管太魯閣族人,另一方面,他們也在幾年後開始籌備大規模武力鎮壓太魯閣族部落的計畫,並且也派人以道路開鑿的名義,進行地形探勘與情報蒐集的工作。
◼️Tmgjiyal mrata Nihung(抗日戰爭,或名太魯閣戰役)
1914年05月,高齡七十歲的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親自率領兵力一萬一千餘人從台中出發,橫斷中央山脈,配合先進的武器,從東西兩方夾擊進攻太魯閣族部落,Holok-Naowi也帶著一千多名的族人強力反抗,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殊死戰。然而由於兩者之間人數與武器精良度的懸殊差異,太魯閣族人終究寡不敵眾,為了避免族人遭到全面性的屠殺,Holok-Naowi在1914年07月03日向日軍繳械投降,隔年的1915年02月20日,他便抑鬱而終。
太魯閣戰役可以說是20世紀台灣本島最大的一場戰役,它的軍費財源,是經過日本明治天皇首肯,帝國議會通過,讓佐久間左馬太以總督的身份「親征」。
佐久間左馬太,是台灣日治時期的第五任總督,1874年他曾以中佐的身份率兵攻打牡丹社,而在此次的戰役中,他因為不慎墜崖,身負重傷,最後也在1915年逝世於日本仙台。
戰役結束後,日本政府便在太魯閣山區開鑿各個部落之間的聯通道路、設立駐在所,讓殖民者的力量更加有效地控制該區域,而Holok-Naowi的名字,則僅僅成為立霧溪畔,那個他與族人曾經據守的山峰的名字—— 哈鹿台山。
***
2023自由路上藝術節|挖貝募資開跑中
立刻支持我們➡️ https://wabay.tw/projects/born2befree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