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講座-2021自由路上義起反抗,生日快樂作為台派密碼?

2021年3 月11日

2月26日(五) 19:30-21:30
開幕講座-2021自由路上義起反抗,生日快樂作為台派密碼?    
主持:黃小奈(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副理事長)
講者:林芳如(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執行長)、洪碧梧(台中市新文化協會副執行長)
地點:好民文化行動協會

講座直播連結

志工:涴筑 

「自由路上藝術節」在今晚的哲五拉開序幕。首先是芳如和小碧共同為我們介紹從2月28日到4月7日,為期快兩個月所舉辦的活動,除了豐富精采的講座與展覽外,今年還特別加入行動劇、紀錄片放映與漆彈活動,從不同的角度詮釋與傳遞這次藝術節的核心價值。

印象深刻的是哲五後半段的問答時間,臺下的聽眾希望聆聽其他協辦者對於藝術節的回饋,總在各大場合無償擔任活動攝影紀錄的家瑞大哥回答道:我拿起相機只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這些議題。

那一刻心裡真的非常感動,有了默不作聲卻認真付出的他們,我們才能享受那些得來不易的豐碩成果,他們都是無名英雄,或許,便是他們造就了自由路上藝術節。更是他們,造就今日欣欣向榮的臺灣。

我由衷地感謝他們。

所屬好民思塾: 

好民推薦

世界公民講座 ×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殖民的延續與抵抗:後殖民視角下的鄒族集體性與白色恐怖經驗(1949-1987)
時間:5/3(六) 14:00-16:00
地點:好民文化行動(台中市西區民權路53巷10號)

在戒嚴與威權統治交織的白色恐怖時期,原住民族並非僅是被忽略的歷史背景,更是深陷「內部殖民」治理的核心場域。本講座採取少見於主流白色恐怖研究的後殖民視角,以鄒族為例,探討國家如何透過語言政策、行政體系與敘事建構延續殖民秩序,並分析在壓迫中,族群集體性如何展現出韌性、重構與抵抗的能動性。
我們將從三個關鍵時期切入:1949至1954年間,鄒族領袖高一生推動「新美集體農場」,展現出部落自主治理的構想,卻遭國家以政治理由鎮壓,成為族群創傷的開端;1955至1969年間,國民黨政權推行「山地平地化」政策、設置山地黨部並推動說國語運動,系統性地削弱鄒族語言、信仰與決策體系,迫使族人從公開政治實踐轉向文化記憶的隱性保存;1970年代起,隨著社會逐步鬆動,鄒族開始於文化場域回應殖民敘事,特別是1980年代針對「吳鳳神話」的批判行動,展現深層的歷史對話與身份重建。
本講座不僅回顧鄒族在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經驗,更關注原住民族如何在殖民治理邏輯未曾終結的情況下,持續反思並重構集體主體性。這段被主流歷史書寫所忽略的經驗,至今仍深刻影響鄒族的政治參與與文化實踐,也為理解台灣轉型正義提供不可或缺的關鍵視角。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