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做洪水—— #三月大屠殺】
「陳長官:已派步兵一團,並派憲兵一營,限本月7日由滬起運,勿念。中正」
上面這段文字,是當時還在中國南京的蔣介石,回覆陳儀請兵支援的電報內容。
寥寥數行潦草的筆跡,為台灣人在1947年03月08、09日期間,帶來了 #二十一師 與 #憲兵第四團,接連抵達基隆與高雄,繼續對台灣人進行不分青紅皂白的濫殺。
以蔣介石的思維來看,沒有什麼是比一場鎮壓更能有效使人民屈從歸順的了。
如果沒用的話,那就再來一場。
至於要怎麼做,那就不是他需要去傷腦筋的事了;上級的腐敗無能,與下屬的急功近利,讓一場腥風血雨繼續籠罩在這座彷彿已經被眾神遺棄的海島。
◾中山堂外墜樓人
原本作為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開會地點的 #中山堂,在03月08日下午,先是被一支大隊包圍,接著其中一中隊衝進中山堂內,濫殺裡面的青年學子,共計約兩百多名。
期間有人被刺刀刺死,有人則被推出窗外,悲鳴聲此起彼落,從樓上被推落而未死的人,被外面的士兵以次刀刺死,手腕上的手錶,指頭帶著的戒指,身上的錢財,均被軍人們搜刮一空。
◾#圓山事件,假戰鬥、真殺人
03月08日前後,在圓山一帶,夜間突然槍聲四起,有報導指出,基隆、台北二處有「暴民」再度攻擊官署。隔天,警備總部參謀長 #柯遠芬 廣播宣稱,昨夜有奸匪暴徒數千名,武裝進攻圓山倉庫。
事實上,所謂的「奸匪暴徒」,根本是二二八事件之後,加入「#忠義服務隊」協助維持地方治安的學生,柯遠芬為了擴大戰功,竟然將這些年僅十八、九歲,手無寸鐵的學生拘捕到 #圓山陸軍倉庫 前的廣場,以機槍和坦克彈殺死,假裝成與暴徒戰鬥過後勝利的假象。
然而,那裡並沒有戰鬥的痕跡,只有一群因為個人的權力野心而犧牲了的替罪羔羊。
◾雨都基隆,冤魂們被一一串綁
03月09日,第二十一師從上海抵達台灣。
在二十一師師長 #劉雨卿 的著作《#恥廬雜記》中,曾回憶過二十一師來台的情況。他先是描述軍隊來台之後,在「地方開明人士」的協助下,迅速鎮壓暴亂,還特別強調,抵達台灣後,二十一師的官兵們「精神煥發,恪守紀律,軍民相處水乳交融」;但實際上,無論是口述歷史的整理,還是美國國務院所刊行的《#對華白皮書》中,我們看到的都是泯滅人性的屠殺。
民眾被無緣無故殺死,軍人搶奪路人的錢財,但凡抗議者絕無可能倖免,人們被鐵絲貫穿手掌,拉過街道,也有三五人一組被捆綁在一起,槍殺之後,再推入海中或者活埋。
其中,也有些被推入海裡的人根本還未死,只是被沈重的屍首一起拖入海裡,在他們當中,有些人僥倖死裡逃生,卻在身體上和記憶裡,留下永遠無法痊癒的傷痕。
在這場大規模的屠殺之後,號稱為了紓緩民眾恐慌的情緒,並且調查制度問題,蔣介石派遣當時的國防部部長白崇禧與其他官員「#來台宣慰」;只不過,伴隨著廣播中所宣示「寬大處理、尊重法紀、恢復秩序、進行改革」等原則的,卻是如火如荼開始進行的——綏靖清鄉行動。
***
1930年代的基隆港。圖片資料來源: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