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自由路上藝術節✶島嶼星火】主視覺正式公開

2025年2 月26日

​ 我們每個人,

 都是島嶼上的小小星火,

 參與自由路上藝術節後,

 各自回到所在地,

 傳遞真相、延續希望,​

 讓星火遍佈全台,

 燒成民主之地。

 。﹢✕∴ ✶ ∴✕﹢。 。﹢✕∴ ✶ ∴✕﹢。 。﹢✕∴ ✶ ∴✕﹢。

|星 火 不 滅 燎 原 無 限|

​過去,曾有數不清的前輩犧牲生命、負重前行,替我們換取如今的歲月靜好;然而,現在的台灣社會依然面臨著外憂內患,讓我們的民主岌岌可危,時刻面臨著熄滅的風險。

​今年一月,立法院本年度總預算案已經三讀通過。面對中國國民黨領銜刪減、凍結轉型正義工作預算,全力打壓言論自由、危害民主人權的困境,好民文化行動協會也成為被清算的民間團體之一。好民一直致力於倡議轉型正義,所有申請補助活動皆依規定辦理,在民主自由的台灣社會,不應該存在如此困境。

​我們這一代的使命,正是將前輩傳承下來的火光延續下去,守護這株微小的星火,將他壯大成得以無限燎原的自由之光。讓我們一起拾起遺失的記憶,追隨先行者的足跡,用藝術點燃思想的火焰,讓更多人看見這片島嶼的美好與堅韌。

星火微光相連,

終將燒出屬於台灣的民主烈焰,

讓自由路上每個前行的腳印,

生生不息、熠熠生輝。​

好民推薦

世界公民講座 ×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殖民的延續與抵抗:後殖民視角下的鄒族集體性與白色恐怖經驗(1949-1987)
時間:5/3(六) 14:00-16:00
地點:好民文化行動(台中市西區民權路53巷10號)

在戒嚴與威權統治交織的白色恐怖時期,原住民族並非僅是被忽略的歷史背景,更是深陷「內部殖民」治理的核心場域。本講座採取少見於主流白色恐怖研究的後殖民視角,以鄒族為例,探討國家如何透過語言政策、行政體系與敘事建構延續殖民秩序,並分析在壓迫中,族群集體性如何展現出韌性、重構與抵抗的能動性。
我們將從三個關鍵時期切入:1949至1954年間,鄒族領袖高一生推動「新美集體農場」,展現出部落自主治理的構想,卻遭國家以政治理由鎮壓,成為族群創傷的開端;1955至1969年間,國民黨政權推行「山地平地化」政策、設置山地黨部並推動說國語運動,系統性地削弱鄒族語言、信仰與決策體系,迫使族人從公開政治實踐轉向文化記憶的隱性保存;1970年代起,隨著社會逐步鬆動,鄒族開始於文化場域回應殖民敘事,特別是1980年代針對「吳鳳神話」的批判行動,展現深層的歷史對話與身份重建。
本講座不僅回顧鄒族在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經驗,更關注原住民族如何在殖民治理邏輯未曾終結的情況下,持續反思並重構集體主體性。這段被主流歷史書寫所忽略的經驗,至今仍深刻影響鄒族的政治參與與文化實踐,也為理解台灣轉型正義提供不可或缺的關鍵視角。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