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0814林樹枝逝世

2024年8 月13日

再多的金錢沒辦法買回我們的青春,

再多的金錢沒辦法買回我們的家庭,

再多的金錢沒辦法買回我們的健康。

所以說轉型正義的工作是和時間賽跑,

因為這些受害者、受難者都老了。

​歷史上的今天——0814林樹枝逝世

⋯⋯⋯⋯⋯⋯⋯⋯⋯⋯⋯⋯⋯⋯⋯​

2023年8月13日,林樹枝的朋友發現他未出席潘小俠的告別禮拜,隔日也沒接聽電話,前往其在淡水的租屋處,才發現林樹枝已經過世。林樹枝的過世,不只是一位白色恐怖受難者兼社會運動者兼白色恐怖文史工作者生命的消失,他的一生也是那一代抗爭者的縮影。林樹枝沒有留下子嗣,名下沒有房沒有存款,那些都是刑求以及特務騷擾留下的痕跡。

▶不幸遭郵檢組檢查

林樹枝第一次入獄才25歲,他在信件中與朋友抱怨台灣省主席指派、公務員外省人比率高、肥料換穀等議題,不幸被「郵檢組」抽查,林樹枝因此和友人被判處十年徒期。

被懷疑有他人唆使,林樹枝承受多次刑求逼供,林樹枝的回憶中,最痛苦是把兩手的食指綁在從天花板垂下來的兩根繩子,僅讓雙腳腳尖碰到地面。痛到昏過去,就被潑水,如此反覆好幾次,林樹枝不記得被綁了多久,只記得再怎麼墊高腳尖,還是很痛。等到被放下來時,兩隻食指變成原來的兩倍長。

1975年蔣介石過世,政治犯特赦1/3刑期,於是林樹枝於1977年首度出獄。沒呼吸幾年自由空氣,林樹枝馬上被捲入美麗島事件。​

 

▶義人義無反顧

自第三輪開始,林樹枝已呈現體力不支,不僅哈欠連連,還曾閉目想睡個三、五分鐘,但無論他打哈欠或閉目養神,都會遭木棍打醒,即使他不斷抽煙,仍抵不過睡神的召喚。但他知道,若挺不過這一關,李慶斌及趙振弍都會被拖累,他自己身身也會有「額外的徒刑」。──林樹枝《26天大逃亡》

施明德於美麗島事件審判的時候,將協助其逃亡而受牽連的人稱為義人,林樹枝也是其中一人。1979年12月13日清晨,被通緝中施明德出現在林樹枝家門前。雖然政治立場不同,出獄後鮮少連絡,林樹枝仍全力協助施明德逃亡,在自己家中短暫安置施明德,並協助連絡其它的協力者。這樣的義舉,於施明德被捕後,害林樹枝第二次入獄。林樹枝面對刑求堅持不吐出更多人的名字,讓許多人免於牢獄之苦。

 

▶為了不要忘記

當林樹枝終於刑滿出獄時,他已經接近四十歲,他失去青春、健康、婚姻,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也因為特務糾纏而失去。在友人的鼓勵下,林樹枝開始記錄起自己見證到和其它難友的經歷。

林樹枝的第一本書《出土政治寃案》,書寫和出版的時間都還在戒嚴時期,難友肯說的內容有限,不同政治立場的難友也可能語帶保留,但由於同樣擁有牢獄經驗,特別是被刑求的經驗,讓林樹枝能記錄下許多珍貴的故事。林樹枝將自己和獄友的生命化為文字,在黑暗一度消失,光明卻不知何時會來的時代,留下點點燭火。

 

▶永遠的枝伯

社運圈年輕一輩的人稱林樹枝為枝伯或樹枝大哥,許多人從警局出來,都被樹枝大哥邀過吃火鍋。樹枝大哥關心收入受影響的後輩,縱使自己賣蕃薯過日仍偶爾偷偷塞幾千元給年輕人。

對這些還沒有太多社運經驗的年輕人來說,台獨前輩溫暖的照顧,讓冰冷的社運街頭不再那麼冰冷。這些年輕人後來也成為別人的前輩,將樹枝大哥的精神一代一代的承襲下去。

 

⋯⋯⋯⋯⋯⋯⋯⋯⋯⋯⋯⋯⋯⋯⋯​

撰文者:志工 劼宏
圖片提供:邱萬興

參考資料:

●吳俊志〈發掘歷史的先行者:林樹枝——良心犯的血淚史〉台大意識報2012年5月10日 
https://cpaper-blog.blogspot.com/2012/05/blog-post.html

●林樹枝《26天大逃亡》作者出版。2015年12月

●陳婉真〈【專文】街頭是我家 「二進宮」 政治受難者林樹枝的故事〉民報2016年10月10日
 https://www.peoplemedia.tw/....../dcf53fbe-7770-4a19......

●寶島聯播網〈專訪- 林樹枝 前輩〉2019年9月25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hZR4_8kFL0

●國家人權博物館〈政治受難者口述歷史|林樹枝|完整版〉2023年3月19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I4tA8VLbsE

●邱萬興〈悼念 台獨前輩林樹枝(1946-2023)〉邱萬興臉書。2023年8月14日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0223999008819077&id=1113889397&ref=embed_post

●陳婉真〈枝伯的人間遺願〉優傳媒2023年8年23日 https://n.yam.com/Article/20230823512482

●陳柏諺〈矢志獨立 ​ 寧折不屈──林樹枝(1946-2023)〉新台灣和平基金會 2023年09月22日 
http://www.twpeace.org.tw/wordpress/?p=3069

 

【歡迎小額捐款,為台灣民主儲值】
立刻成為好民之友➡https://tinyurl.com/yc5xr4hz

所屬好民思塾: 

好民推薦

世界公民講座 ×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殖民的延續與抵抗:後殖民視角下的鄒族集體性與白色恐怖經驗(1949-1987)
時間:5/3(六) 14:00-16:00
地點:好民文化行動(台中市西區民權路53巷10號)

在戒嚴與威權統治交織的白色恐怖時期,原住民族並非僅是被忽略的歷史背景,更是深陷「內部殖民」治理的核心場域。本講座採取少見於主流白色恐怖研究的後殖民視角,以鄒族為例,探討國家如何透過語言政策、行政體系與敘事建構延續殖民秩序,並分析在壓迫中,族群集體性如何展現出韌性、重構與抵抗的能動性。
我們將從三個關鍵時期切入:1949至1954年間,鄒族領袖高一生推動「新美集體農場」,展現出部落自主治理的構想,卻遭國家以政治理由鎮壓,成為族群創傷的開端;1955至1969年間,國民黨政權推行「山地平地化」政策、設置山地黨部並推動說國語運動,系統性地削弱鄒族語言、信仰與決策體系,迫使族人從公開政治實踐轉向文化記憶的隱性保存;1970年代起,隨著社會逐步鬆動,鄒族開始於文化場域回應殖民敘事,特別是1980年代針對「吳鳳神話」的批判行動,展現深層的歷史對話與身份重建。
本講座不僅回顧鄒族在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經驗,更關注原住民族如何在殖民治理邏輯未曾終結的情況下,持續反思並重構集體主體性。這段被主流歷史書寫所忽略的經驗,至今仍深刻影響鄒族的政治參與與文化實踐,也為理解台灣轉型正義提供不可或缺的關鍵視角。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