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礦工們神聖的工作表現在畫幅中,是藝術賦予我的使命。」
礦工畫家洪瑞麟誕生於1912年05月07日。在他三十餘年的礦工生涯中,他為他的礦工夥伴們留下了大量的速寫,記錄了暗無天日的坑道裡,勞動者們真實閃耀的生命尊嚴與光輝。
照片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歷史上的今天——洪瑞麟誕生日】
「將礦工們神聖的工作表現在畫幅中,是藝術賦予我的使命。」
「礦工畫家」洪瑞麟(Âng Suī-lîn),出生於1912年05月07日,台北大稻埕人。
從小,他對繪畫就產生濃厚的興趣,幼時他進入稻垣藤兵衛所創立的稻江義塾就讀,並在那裡接受了人道主義的啟蒙,更讓他在日後開啟對關懷勞苦大眾的西洋畫家如米勒、梵谷等人的關注。
1929年,他進入台灣首位水彩畫家——倪蔣懷先生所創立的台灣繪畫研究所,接受科班授課,並在此之後,前往日本帝國美術學校西畫本科就讀。
在日留學期間,由於家中經濟狀況不理想,洪瑞麟必須自己打工賺取生活費,與此同時,他也受到日本當時風行的「普羅藝術」思潮的影響,這種種的啟發與引導,讓洪瑞麟的藝術創作,走向了勞動寫實的路線,其創作內容側重於關懷勞動者、農民、以及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
「我留學日本的幾年,最令我感動的,不是那裡的櫻花,不是清淺的溪流,而是天寒下蕭瑟的勞動者。」
他為日本貧民窟的風景作畫,也為東北當地農民艱辛勞作的情景留下系列作品,對他而言,勞動者為生活拼搏的姿態,是最令他動容、最毫不保留的美。
1936年,洪瑞麟畢業於帝國美術學校,並在1938年返台後,接受倪蔣懷的邀請,在其所經營瑞芳二坑展開他的礦坑工作生涯,並以礦工的生活作為他的主要創作題材。
他曾自述過:「我的畫就是礦工日記,也是我自己的反省。」
1972年,洪瑞麟從礦坑事業退休,並開始遊歷台灣以及海外地區,並擔任藝術展覽的評審。
晚年他與長子定居在美國加州,由於過去長年在地底下勞動,使得洪瑞麟特別嚮往燦爛的陽光,這段時期,他也以加州的太陽、雲霞、海岸創作系列作品,直到1996年病逝於心肌梗塞。
洪瑞麟的礦工群像,是他非常著名的代表作品,他以他的生命歷程為創作養分,在三十餘年的礦工生涯中,留下了大量為礦工夥伴們所繪製的速寫,暗無天日的坑道中,他透過他的眼睛去觀看,以虔誠的心去探索,以自己的肉身去經驗,並以畫筆勾勒出黑暗裡切切實實閃耀著的生命的尊嚴與光輝,肢體勞動的古樸美感。
在這個日光照射不到的場域裡,歷經滄桑的勞動者群像,就這樣被他一一捕捉描摹了下來,「刻畫在紙和板上,永遠地讚頌」。
***
【為台灣民主儲值】定期定額捐款,文化建國鬥陣來!
最棒的台派活動在好民!
立刻成為好民之友➡https://tinyurl.com/yc5xr4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