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好民請願運動】市政議會監督工作坊

2023年11 月16日

 

 

市政議會監督工作坊第一堂課由《耕山農創》的創辦人邱星崴老師帶來開場。老師從派系運作的背景知識說起,建立大家對地方派系的基礎認知。事實上,派系離我們並不遙遠,而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從匾額、花卉採買可看出依附與階序關係,總結來說,任何的政治活動都只是「交換」的延伸,這種交換是建立在政治人物相互的人情網絡。追朔台灣為何會小至鄉鎮、大至縣市都有派系鬥爭?原來,這一切的源起都是國民黨極權統治的惡果,就如老師所說:「暴政底下,人人都變成奸民。」要如何破解派系持續糾纏著地方,對此老師則回答,我們需要奪回生活的陣地。這要先建立地方的物質基礎,才有機會讓真正的民主落實,讓新的生活正義重新在地方生根。

第二堂則由台中市新文化協會陳彥斌執行長為大家帶來台中藍、綠派系的消長與觀察。執行長和我們先梳理了國民黨與民進黨兩大黨內部的派系,再來則是今天的重頭戲,分享今年台中各個選區的選情觀察與分析,讓大家對所屬選區的候選人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第二天上午請到台灣勞工陣線研究部主任洪敬舒老師來為大家講解地方財政知識,從宏觀與微觀,深入淺出理解地方財政的眉眉角角,下午則請《買票政治學》作者王洲明老師來分享自己在地方反賄選的經驗,觀看台灣選舉制度的弊病。

所屬好民審議院: 

好民推薦

▲點擊圖片報名參加▲

「我是鄭南榕,我主張台灣獨立。」

你對鄭南榕的認識,是否定格在他1989年4月7日自焚殉道的那一天?
你對鄭南榕的理解,除了爭取言論自由、台灣獨立、自焚殉道,還有什麼?

《認識鄭南榕:看見《自由時代》總編輯的十一個面向》這本書的出版,讓熟悉或不熟悉鄭南榕的不同世代,重新或再度認識鄭南榕。

透過以鄭南榕的個人生命,與台灣史和世界史的時代脈絡相互對照,看見他在面對強權時的思考和行動——這位總編輯堅持報導真相、要求解嚴、平反歷史真相、追求自由,最原始的初心,是為了他所愛的人和所愛的台灣。

這不只是一本關於鄭南榕的傳記,而是一扇窗,讓我們重新認識他,理解他的理想,以及他為何選擇這條道路。惟有正視和意識,才能理解和同理鄭南榕的訴求和犧牲,才能了解台灣人的處境。

「剩下就是你們的事了。」焚身烈火熄滅後,深化民主、自由的理想並未停滯。鄭南榕的理念和自由時代雜誌社的空間,由大家接棒,以不同的方式繼續前進。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