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4 老城新願劃舊城《台中司機:探索台中交通流變,台車、糖鐵、公車》

2021年10 月31日

照片提供 / 大衛 David Su

 

講者:朱書漢(寫作中區主筆)

側寫:Livia(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志工)

 

113年前的今日,是 #縱貫線鐵路通車典禮,這一百多年來,我們的交通也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有所改變,今日的走讀,我們走過了許多歷史的痕跡,像是日治時期留下的火車路空,抬頭向上看著鋼條由一顆顆的鉚釘接合起,接著走上綠空鐵道上,在鐵軌間都會佈滿著小石子,這些小石子原來叫做 #道渣,主要功用吸收火車經過時巨大的聲音外,也可以藉由石子間的間隙降低雨水的淤積。

沿著步道我們走到 #文創園區,也就是過去的酒廠,裡面留下的軌道與綠空鐵道的1067軌距的又是不同的,再沿著復興路往火車站的方向走,在台中路與民權路交接口,更是看到了1950年代的《#王哥柳哥遊台灣》電影中的出現的路空,時過境遷的現在,周圍的景色也都改變,但卻增添了許多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在到火車站的路途中,遇見了 #林通商行,現在建築物外觀仍可見過去的商行的風華,建築物外牆裝飾可以看到鳳梨、香蕉、大船入港、小橋流水的意象,這也象徵著林通跨足了物流與運輸業。接著來到了台中火車站後站的 #5號機槍堡,這是日本在對抗美軍時所建立的,因為位於交通樞紐的周圍,配合交通的軍事建設更是存在著特殊與價值性。隨著走讀進入尾聲,老師口中的隱藏版交通工具終於揭曉。過去曾發生威爾康大火奪走了六十四條人命,在之後更傳出了幽靈船來到第一廣場上空的都市傳說,但其實隨著中區的復興和商業行為的轉型,過去的痕跡也都不在了。

現在第一廣場也成了移工重要的據點,移工所帶來的商業價值使第一廣場的得以繼續走下去。

舊市區還有很多尚未介紹到的歷史痕跡,我們的每一塊土地上,都有屬於它獨有的故事,讓我們繼續發掘~

所屬好民審議院: 

好民推薦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於2016年成立,深耕中台灣7年

自2019年起,固定每年兩大活動

【自由路上藝術節】

|培力拒絕遺忘歷史的年輕世代|

推轉型正義/講台灣民主/做文化建國

【好民請願運動/好國學院】

|培力市政與議會監督的城市公民|

延續百年民權之都的公共參與精神

活動種類多種多樣:講座課程、電影座談、藝術展覽、行動劇場、城市走讀、音樂演出、NGO市集

【好民精彩成果】

累積14,724人參與活動

主辦約142場活動

合辦超過300場活動

平均每一週至少1場活動

共培力190位倡議志工

【為台灣行動 深化公民社會】

在好民,我們一起被台灣感動、討論公共議題、吐槽時事政治、共同為台灣行動。

好民的每個人,都是普通人。有人是忙碌的上班族,也可能是忙於學業的高中生。

他們擔心跟座位旁的同事、老闆、同學在文化保存的立場不同、能源政策的立場不同、香港議題的看法不同。

甚至,對於台灣現況與未來有不同的看法。他們可能平時不太談論公共事務,但中午用餐看到新聞卻內心澎湃。

他們本來孤單又憤怒,但是在這裡,我們互相支持。

為打造有共識、團結、互信、共好的台灣社會努力!

邀請您定捐好民,為台灣民主儲值!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