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6.13 好民請願工作坊 《淺談台中地方派系》

2020年7 月24日

2020請願工作坊

《淺談台中地方派系》

講者:陳彥斌

台中地方派系知多少?

紅派?黑派?新貴派?傻傻分不清楚? 新潮流?正國會?總是分不清?

這堂課由 #新文化協會執行長陳彥斌大哥 帶來相當精采刺激緊張的台中地方派系故事分享,深入淺出一次搞懂台中紅黑派歷史脈絡,民進黨派系起源,部分內容只有現場學員獨有,這篇學員觀點的側記只能略略提過囉~

土生土長的台中人多少從小到大都聽過一些故事或鄉野傳奇,在網路上被戲稱為高譚市的台中城,那個網路世界裡總是可以在路上撿到槍的台中城,為甚麼台中出身總是讓人有剽悍的感覺呢?或許可以從紅黑派之爭說起,先不談過去,就說現在吧? 現在的紅黑派有哪些人是代表呢?帶大家看看:

★★★紅派代表★★★ ●散兵流勇到處結盟

▏廖了以 前台中縣長

▏張清堂 前台中市議長

▏林敏霖 前台中縣議長

★★★黑派代表★★★ ●一脈傳承

▏陳庚金 前臺中縣長

▏顏清標 前立法委員

#至於為何稱為紅黑派呢?根據彥斌大哥的考證多半有兩種說法,一是早年在選舉發傳單時,紅派多以紅色當傳單基底,而競爭對手則以紅色的相反色黑色稱呼,又有另一說是黑派元老們多半學醫,身著西裝黑衣,早期兩派可說是水火不容壁壘分明,為了避免兩敗俱傷甚至輪流擔任要職互相輪替等政治遊戲規則,雖現在以沒有如此明目張膽的政治分贓,但檯面下呢?

這些台中地方派系較多都代表國民黨或無黨籍出來擔任公職,那台中的民進黨呢?這就要說到民進黨黨內派系緣起了。

█ 新潮流

發展於編聯會得新潮流在1984年由邱義仁、吳乃仁、林濁水等人發行新潮流雜誌試圖在暗潮洶湧的社會運動中推廣組織理念,與當年黨內派系互相競合吞併,數十年後逐漸發展為民進黨內最大也最具引響力的剛性派系,現今許多民進黨重要公職地方民意代表多為此派系。

█ 正國會

2007年由時任游錫堃黨主席的通過所謂精神性方向指標”正常國家決議文”,2008年適逢選舉,民進黨內進行初選,當時得民進黨四大天王進行招兵買馬,游錫堃亦成立正常國家聯誼會,此後則被稱為正國會。

█ 蘇系(非正式)

2010年蘇嘉全競選台中市長,快速與地方人士打好關係,再與地方議員結盟,雖人數不多但在台中也有一定的引響力。

由兩大黨的派系可以明白

★國民黨:黨培植的地方選舉勢力

▼ 民進黨:中央派系下的歸屬

接著彥斌大哥分析台中地區民進黨立法委員分屬的地方派系

蔡其昌、張廖萬堅、黃國書、何欣純等為新潮流

北北屯的莊競程則為正國會

然而國民黨方面的紅派立委是江啟程及楊瓊瓔,黑派代表顏寬恆則被陳柏惟擊敗落馬。

那現在的台中市長盧秀燕呢?可以說是的派系分屬是不明顯,有人曾說之所以能選上市長是因為整合了地方紅黑派系,上任不久後時常被戲稱為盧秘書,暗指真正的市長不是她,然而彥斌大哥認為這個說法有失公允,因為黑派其實已經逐漸式微了,縱使要當誰的代理人可能也不是黑派。

最後彥斌大哥幫我們詳述了台中市議會議員分別分屬那些派系,這些派系力量又是如何影響台中市市政,從這堂課之後似乎更加看得懂檯面上得這些政治角力了。

台中市新文化協會

#請願工作坊 #淺談地方派系 #派系兩三事

所屬好民審議院: 

好民推薦

世界公民講座 × 519白色恐怖記憶日

殖民的延續與抵抗:後殖民視角下的鄒族集體性與白色恐怖經驗(1949-1987)
時間:5/3(六) 14:00-16:00
地點:好民文化行動(台中市西區民權路53巷10號)

在戒嚴與威權統治交織的白色恐怖時期,原住民族並非僅是被忽略的歷史背景,更是深陷「內部殖民」治理的核心場域。本講座採取少見於主流白色恐怖研究的後殖民視角,以鄒族為例,探討國家如何透過語言政策、行政體系與敘事建構延續殖民秩序,並分析在壓迫中,族群集體性如何展現出韌性、重構與抵抗的能動性。
我們將從三個關鍵時期切入:1949至1954年間,鄒族領袖高一生推動「新美集體農場」,展現出部落自主治理的構想,卻遭國家以政治理由鎮壓,成為族群創傷的開端;1955至1969年間,國民黨政權推行「山地平地化」政策、設置山地黨部並推動說國語運動,系統性地削弱鄒族語言、信仰與決策體系,迫使族人從公開政治實踐轉向文化記憶的隱性保存;1970年代起,隨著社會逐步鬆動,鄒族開始於文化場域回應殖民敘事,特別是1980年代針對「吳鳳神話」的批判行動,展現深層的歷史對話與身份重建。
本講座不僅回顧鄒族在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經驗,更關注原住民族如何在殖民治理邏輯未曾終結的情況下,持續反思並重構集體主體性。這段被主流歷史書寫所忽略的經驗,至今仍深刻影響鄒族的政治參與與文化實踐,也為理解台灣轉型正義提供不可或缺的關鍵視角。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