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就是避戰,將自己準備萬全,敵人才不敢恣意出擊。」
本場活動由台中自訓團的夥伴擔任講師,帶大家從認識基本的防災、逃難知識,到規劃防災包與避難處,並實際操作止血帶與繃帶包紮,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帶來精華的必難技能。
首先在「軍事單位辨認」課程中,講師分別以圖例說明我國國軍的服裝與中國解放軍的差異,包含各自迷彩服的顏色搭配、彩度,以及頭盔特徵等等,並且追加說明其他國家如美國、菲律賓等特色,建立大家對敵我單位的基本辨認技巧。接著,講師以烏俄戰爭中的幾項案例說明避難時要注意的事項。像是若在戶外開闊場所聽到疑似飛彈的聲音,因沒有遮蔽物,要立刻趴下躲避,確認安全無事後再立刻起身逃難。而若在室內環境聽到空襲警報,遵守「兩道牆」原則是最為安全的,「兩道牆」意指人與戶外隔著兩道牆壁的距離,可以最有效避開空襲的衝擊。
緊接著第二堂課進行「防災包規劃」,講師給各組時間討論並紀錄避難時要攜帶的物品,也提醒背包空間有限,要注意「333原則」,以此為基準去規劃物品。「333原則」指的是人「失溫3小時」 、「3天沒喝水」、「3週沒食物」會有生命危險,要以此原則去評估避難物資。現場更有夥伴直接帶了自己的防災包分享給大家,透過討論與分享,讓大家對避難包的內容更有概念。另外,講師也提醒學員回去要與同住家人約定好避難會合場所、與孩童學校老師確認學校的避難規劃等等,及早做好準備,以備不時之需。
最後一堂課,自訓團的講師們則帶來傷患救助實作,讓學員實際操作止血帶與彈性繃帶。人體的血液約佔體重的十三分之一,而失血超過1/3將有生命危險。舉例來說,一個65公斤的成年人身上約有五公升的血液,因此若失血超過1600ml可能會面臨死亡。止血帶是近年越來越廣傳的救難物,透過對人體的高度加壓使血液無法流通,進而達到止血效果。講師示範時說明,止血帶用在關節處會無效,也不可綁在脖子上阻斷呼吸。在實際練習時,大家往往會因為怕痛而不敢將止血帶轉緊,但若要真的產生止血作用,以打在手臂上來說,應要轉緊到無法量到脈搏才行。之後大家也練習了彈性繃帶包紮法,對包紮操作有更深入的瞭解。
活動當天稍早雖下了暴雨,但仍有許多民眾前來參與課程,相信大家透過這場活動,累積更多避難的必要知識,也對可能面對的災害有更完整的心理準備。備戰就是避戰,將自己準備萬全,敵人才會更忌憚而不敢恣意出擊。而這些對於災害的準備不僅是為了戰爭,也能運用在颱風、地震等天然災害上。
2024好國學院的系列活動也在此畫下尾聲,感謝所有好民的參與,明年我們也會努力持續帶來更多元、更豐富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