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好國學院】印度公使近四年:我從印度看見的機會
活動側記
▶印度是什麼樣的國家?
曾任印度公使的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陳牧民教授,今天先從印度的風土民情談起,印度幅員廣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不只是都市與鄉村的差異,在不一樣的地形,有著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在邊界的地區,也常受到鄰近國家的影響。
印度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不只有自身孕育出的文明,也受到希臘、波斯與英國等外來文化的影響。以印度教為主要宗教,也有著其他的宗教信仰,像是伊斯蘭教、基督教與佛教,同時與其他的宗教文化相互影響。
印度有著很嚴重的貧富差距,高價的觀光飯店與貧民窟,可能不過五公里的距離,有些人一擲千金,有些人只求溫飽。印度深受傳統的種姓制度的影響,也是階層化嚴重的社會。雖然以英語為官方語言,印度各地也有著數百種不同的方言。這些都是很多台灣人在印度不習慣的因素。
▶台灣在印度外交工作
台灣與印度不是正式的外交關係,但是依然在經貿、文化與學術上,有著一定程度的交流,彼此都設有代表處,1995年印度在台灣設立「印度台北協會」,台灣也在印度設立了「駐新德里台北經濟文化中心」,2012年,更名為「駐印度台北經濟文化中心」,之後又另設了「駐清奈辦事處」,近期也在準備設立「駐孟買辦事處」。
台灣的外交人員也都會積極參與印度在地的國際會議,主動與印度的政治人物接觸,或是讓台灣的相關新聞在印度媒體上曝光,加深印度人對台灣的印象。甚至透過教學中心的設置,讓三十多位的台灣華語教師遠赴印度,也使得更多的印度人能認識台灣。
陳牧民教授也提到了因為外交工作屬於機密的活動,平時的工作上的文書往來也幾乎不用通訊軟體與電郵,而是用加密電報,因此處理大量的文書資料,也是外交人員的日常。
▶台灣在印度的交流與機會
印度與很多國家相同,外交政策必然以國家與國民的利益為主,不論在經濟與軍事上,印度的實力也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更瞭解印度,瞭解台灣自己的價值,才會知道台灣的機會在哪裡?像是台灣的高科技半導體產業,就是一種優勢。
現在台灣在印度的產業投資,或是彼此觀光人口,占比都不算高,未來還是有很多可以努力的空間。甚至很多印度人根本不認識台灣、不知道台灣在哪裡?因此不管是台商、外交官或去旅行的人,我們都必須想辦法提升台灣的能見度與形象。不只在印度,或是在其他的國度,我們都要讓更多的人看見台灣。
本場講座有線上直播存檔,錯過的朋友歡迎前往觀看:https://www.facebook.com/100071484453278/videos/1018488863166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