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記 【好國學院】07.06《軍事相對論》:台灣國防與國際局勢
本場講座邀請三立新聞台《消失的國界》資深記者、同時也是podcast頻道《軍事相對論》主持人的相振為與我們分享他對國際局勢、台灣國防的觀察,以及前往俄國侵烏戰爭前線的經驗。
▶第一島鏈各國與美中關係
首先,他針對第一島鏈 (The First Island Chain)各國與中、美關係進行分析。中國若想侵台,只有南北兩條路線:南經菲律賓的巴丹群島、呂宋海峽;北經日本的石垣島,因此台海戰爭一但開打,菲律賓與日本根本無法避免被捲入其中。
菲律賓自小馬可仕上任總統以來,不再如上屆杜特蒂政府對中國採綏靖政策,兩國關係變得較緊張,近年也頻頻在南海發生衝突。菲律賓與美國則建立比之前更加緊密的關係,兩國於1951年起簽有《美菲共同防禦條約》,只要任一方在太平洋區域遭受武裝攻擊,兩國將採取行動共同防禦,今年也在呂宋島進行相關軍事演練。
而日本的石垣島、與那國島距離台灣比日本本島更近,可謂在同一條船上。2022年裴洛西訪台後,共軍發射飛彈威嚇,其中有五枚落入日本經濟海域,也使日本官方更加意識到,共軍若侵台,日本根本無法置身事外。日本於今年三月在與那國島上建立自衛隊基地,也開始研議戰爭發生後應如何進行撤僑行動。
▶俄國侵烏戰爭的啟示
講者相振為接下來秀出烏克蘭照片,與我們分享他到前線採訪的過程。俄國侵烏是一場非常理的戰爭,開戰前所有專家學者都認為俄國基於各種因素,不可能進攻,但沒想到普丁仍舊發起了侵略。講者分享一張張照片中的故事,並說當地人每天都像「玩俄羅斯輪盤」,不知道今夜會不會被砲彈轟死,明天還有沒有辦法睜開眼睛。接著講者分享三點提醒,第一是絕對不要相信獨裁者或獨裁者政府,獨裁者要開打便開打,根本不惜徵招老人、聘用外國傭兵上戰場送命;第二是絕對不能習慣威脅,要保持警戒,但對每天面對共機擾台的台灣人來說已成常態;最後是每個人都有責任創造國際支援能量。
他繼續補充,沒有受過軍事訓練的人並不適合上戰場,反而會拖累同袍。但不上戰場也有許多方式保衛家園,維持國家正常運作。講者以烏克蘭為例,說明消防、警察都有責任維護生活運作,而物流、貨運在戰時也將成為傳遞物資的重要角色。並非每個人都需要、適合上戰場,在戰爭中我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
▶新聞不可能完全中立
講座最後,相振為以自身專業記者的立場提醒大家「新聞不可能完全中立,多方聽取才能產生想法」,他鼓勵我們不要只相信單一媒體報導,而是要多方吸收,才能從不同立場的報導中看見刻意被隱去或被強調的內容,歸納自己的思考。
本場講座內容非常紮實豐富,講者思路清晰,帶我們認識台灣周邊國家與中國、美國的關係,也透過烏克蘭的情況向我們分享個人在戰爭中可以做的事情。錯過當天演講的朋友也歡迎透過直播存檔聆聽講座,讓我們共同理解國際情況、建立防衛意識。
直播存檔: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sNmoANpLQoyvA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