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父後七日」從歡笑與和淚水裡,探訪內心自我的剎時那刻;「徵婚啟事」都會縮影中,追尋結婚本我的兩相平衡;「滾石愛情故事 In Love」當中那些由一首又一首歌曲串連起的時代意義,屬於自己的吉光片羽。
這些動人的故事是如何產出?創作的過程裡又會需要哪一些感知?好民文化行動與想想人文空間 Thinkers' Corner真心推薦「劇本創作講堂」,由金馬得主劉梓潔 Essay Liu操刀,帶給我們最真切的書寫。
本講座將分為三部分:
一、關於《遺址》 作家林承志以親身參與國防工程「佳山計畫」的經驗,結合當地部落傳說與文化記憶的田野調查,虛實交織創作小說《遺址》。他將國軍擴建台東志航基地(建安737工程)的艱辛過程,融入原住民族的歷史創傷與文化變遷,為被忽略的土地與人留下見證。
二、關於林茂生博士 身為二二八受難者林茂生之孫,林承志將分享祖父留下的生命印記與珍貴遺物,包括東京帝大與哥倫比亞大學的畢業證書、勳五等瑞寶章、龍頭拐杖與訂製眼鏡等首度曝光的歷史物件。作為二二八遺族,他透過家族記憶,重申歷史真相的重要與面對過去的必要。
三、關於大罷免 面對當前民主的關鍵時刻,林承志將以創作者與公民的身分,談「大罷免」的歷史意義與當代價值。當下終將成為歷史,這一切都不容我們置身事外。
邀請您來聆聽這場穿梭歷史、文化與公民行動的深度對話,從《遺址》走進我們共同的台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