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側寫】小說中的二二八

2022年3 月15日

講座-小說中的二二八

2022年2月26日(六) 14:00-16:00

地點:全安堂台灣台中太陽餅博物館2F(台中市中區台灣大道一段145號)

主講:朱宥勳 作家

講座直播連結

議題行銷組志工/明諺

解嚴後,諸多作家藉由寫小說梳理二二八事件的過程,書中主角及劇情經常是真人真事改編而成,並更細緻的去呈現出受難者及其家屬的心境。此場講座,由朱宥勳老師與我們分享〈槍聲〉、〈紅蜻蜓〉、〈調查:敘述〉、〈月印〉、〈夜琴〉這五部小說中所描寫的事件情景,剖析其中的歷史傷痕,此篇側記以舞鶴〈調查:敘述〉為主。

故事背景|國家想要真相,但人民敢坦白嗎?

故事發生在解嚴後的90年代,政府為了還原二二八事件的「真相」而派出調查員四處訪查受難者及其家屬。一日,兩名調查員來到敘事者家中,訪問他的父親參與事件及後續的過程,但敘事者所描述的內容卻前後矛盾,或呈現出各式各樣的版本。

究竟這是歷史真相,亦或是精心編織的謊言?

口述訪談|真真假假的故事情節

「父親為何回來?」

敘事者憶起當時,事件發生後,父親在家人的勸告下,決定先離開家中去避避風頭。沒想到父親才剛離開,便衣警察就找上門來了,接著,父親卻回到家中,然後就被便衣帶走了。關於父親為何回來的說法有二:有鄰居說是因為父親出門沒帶錢所以才回來,也有鄰居說是父親在離家不遠處看到了便衣,想了好一會兒,為了不讓孩子們受牽連才回來。

「真的死了嗎?」

父親被抓走後,家中遲遲沒有收到父親被槍決的訊息,母親便決意要等他回來,但父親的家人決定要為其舉辦告別式。告別式後,母親依舊不放棄,只要聽到跟父親有關的消息,就會去監獄、醫院尋找父親,甚至請乩童觀落陰......。

「母親的遺言」

母親臨終前向敘事者說出懷抱終生的秘密:家父被捕後第一百五十六天,特務們送來一張家父被斃在泥上的死相,強迫她拿著照片挨家挨戶展示給人看。母親爪嚙相片掐成子彈一樣吞入肚內。 然而,調查員卻指出這似乎是某位世家的大兒子的故事。 敘事者笑說:「我知道......」

指向核心|我們真的要真相嗎?還是一個自己舒服的答案

透過此篇小說,帶出了諸多當時受害者家屬的樣貌,以及面對創傷時的反應:有人接受,有人逃避,有人造神,而每個人所採取的動作,都回應了一個問題――我們真的要真相嗎?還是一個自己舒服的答案。

當一個極權政府轉型至民主化的過程中,個人、社會乃至政府是否都準備好面對歷史的真相了呢?

而口述歷史中,又有多少揭露,多少隱瞞呢?

我想,不論是哪一種,都有其存在的價值。重要的是,留下來的人能夠好好的活著。

活下來,就有那麼一種可能,能把當時的故事、精神,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所屬好民思塾: 

好民推薦

✦ 星火,不只點燃,更能點亮生活每個角落

✿台派圖鑑貼紙|筆電、水壺、行李箱通通能貼
✠雙面燙金平安符|放包包、夾票卡,安心又有型
☘︎手機掛繩&夾片|解放雙手,行動不設限
❤︎行李束帶|暑假旅行、週末小出遊都好用

☛持續熱賣中
進入表單,選購裝備>>https://forms.gle/S9GbW4rqxDq6NXdV8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