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議題組讀書會:《轉型正義之路》第八章導讀

2024年11 月28日

《轉型正義之路》第八章|加害者、共犯集團及其問題

資料整理:志工 瀚責

從專制獨裁體制過渡到自由民主體制,分為流血革命以及和平轉移,兩者之間的差異是,在新社會當中舊政權者是否有機會繼續掌握國家機器。而臺灣社會一直到2017、2019年分別通過了《促轉條例》以及《政治檔案條例》後,才逐漸從關注受害者進入到看見加害者以及其體系,甚至是背後共犯結構的階段。以下內容將針對加害者及共犯集團等問題進行描述。

一、轉型正義的除垢法:

在自由民主化的過程中,如何確保國家機器中立化?若干中歐和東歐國家訂定了所謂的「除垢法」來確認這件事。轉型正義除垢法,主要是用來排除前獨裁體制成員在新社會當中擔任公部門、傳播媒體事業等機構要務,以確保民主轉型並避免威權復辟,增強人民對於公共制度的信任。

根據2019的調查顯示,臺灣社會仍有將近八成的人不信任司法,沒有正確落實除垢法亦是原因之一。《促轉條例》第四條第二項內容規定:「……並釐清壓迫體制加害者及參與者責任」,雖然看起來像除垢,但實際上只是釐清責任,而非免除職務的法源。法條中的壓迫體制參與者,正是共犯集團的成員。

二、加害者名單的類別:

1、壓迫體制的決策者:

最頂端的蔣介石,以及做出不當核定、覆議的軍事長官。

軍法審判官是白色恐怖最大幫兇,根據中華民國頒布的軍法人員轉任司法官條例,軍法官可以轉任法官、檢察官。

2、刑求者:

調查局讓臺灣人與外省人互相用刑,且特別招考年輕人加入,納稅人卻繳錢讓刑求者領著國家薪水酷刑折磨人民。

3、告密者:

臺灣的大學校園以及海外的留學生,許多人曾收取金錢,以監視、檢舉身邊的人;戒嚴時期公家機關的人二室,主責保密防諜、監控所在單位工作人員的思想言行。

4、執法時違法者:

政治哲學家漢娜.顎蘭(Hannah Arendt)曾言:「在政治中,服從就等於支持。」 整個壓迫體制的下層工作人員,如士兵或獄卒,因為不是決策者而通常不會被究責,但若是犯法、施以非職務的暴力,仍然應該被追究。

三、共犯集團成員:

在狹義的界定當中,共犯集團成員指的並不是所有人,而是積極主動協助的人,例如超出職務要求加碼協助的公務員。

在高一生事件當中,陳丁奇被派為宣導員之一,負責告知里佳村村民高一生的罪狀。然而,陳丁奇卻和村民說「高一生不可能做壞事」,並善用各種方式暗中協助高一生,成為給予受難者相當大程度鼓勵的消極抵抗者。相反的,嘉義縣首任縣長林金生卻是積極協助誘捕高一生,聲稱「高鄉長盜取了你們的錢」,甚至迴避高菊花希望能救助父親的請求。形成極大的對比。

四、公私領域劃分的問題:

歷史學家馬克.布洛克(Marc Bloch)的遺著《史家的技藝》當中提到:「的確,我們的心靈有內在的分割,而且有些人特別擅長於這等區劃……有多少人事實上是生活在三、四個不同層次?」這意味著人類可以且擅長在不同的社會角色中擁有不同的面貌。例如,林金生的兒子林懷民始終相信林金生是一個好父親、一個不收禮的清廉首長,但這並不能代表林金生就不是黨國的一份子、不會協助黨國機器作惡;對孫子來說,蔣介石或許是個很好的阿公,但他賜人死亡時,卻沒有去想被判刑的人也是某人的兒孫。

五、邪惡的平庸性:

看似認真服從、溫良恭儉讓的人,卻做著極度邪惡之事。

服膺命令的官僚也許外表看起來極度平庸,卻在專制獨裁體制下參與國家機器作惡。這些人無法獨立思考,服從命令、崇拜領袖,容易被主流思維帶著走,縱使滿手鮮血,也以盡忠職守為傲。

專制獨裁體制容易成功之處,在於吸引了那些刑求人的人、告密檢舉好友的人,就像在路上和你擦肩而過的人,看似平庸而讓人無法產生戒心,他們作惡,卻不會產生罪惡感。

小結:

臺灣社會仍有許多黨國後裔把持了各行各業的頂端,社會必須了解、面對他們的過去與歷史,才有辦法解構他們的話術及背後的潛台詞。

相對於「邪惡的平庸性」,在權力金字塔最上端的那些人,更可能具有「邪惡的傲慢性」。

懶人圖片版:

所屬好民思塾: 

好民推薦

「9年來的行動,如波浪上的光,微 微 發 亮。」

定錨台中的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已經九歲了,在即將邁入第十年的時刻,我們誠摯邀請為台灣民主自由努力的前輩與夥伴,來參與我們的感恩募款茶會!

在這3285天我們始終堅信,深化民主是台灣文化獨立的唯一道路、而民主追求之路必須世代共行。

九年來,我們從台中舊城區社區田調出發,認識台中文化城的歷史榮光與東南亞夥伴促成的文化多元性;而我們也傷感地走進國民黨黨國體制傷害台中的歷史,認識曾為台灣文化與政治改革重心逐漸被瓦解。

九年來,我們不斷發展深化公民社會、培力人權青年的專案活動,更分別與暨南大學、靜宜大學進行議題合作與長期實習,也跟台中市區同樣珍惜台灣民主自由的獨立書店、咖啡廳、文化空間共同合作。同時,也跟台北、以及國際的公民團體夥伴議題串連,讓中台灣與世界以民主人權接軌。

九年來參與我們專案的志工,已從在學生成為下班後仍站在街頭捍衛民主、甚至自組團隊的組織行動者。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在台中以行動打造好國好民的文化,歷年來我們的行動有:自由路上藝術節、不當黨產小旅行、好國學院、中國切片影展、好國好民講座、中台灣假訊息防禦學習圈、公民開花媒體識讀種子培力計畫、舊城導覽工作坊、好民議會小旅行、市政議會監督工作坊、台中議會觀察小旅行、好國好巷市集、議題成功嶺志工培力、東南亞四國語言計畫、東協修復台灣老電影修復工作坊⋯

我們用行動匯聚好民、打造好國文化的努力,即便在武漢肺炎防疫期間,也轉為線上舉辦講座,從未間斷!

多年來的每一步,都是許多志工夥伴、還有以各種方式支持勉勵我們的前輩溫暖陪伴著。

2025年6月28日(六)下午,邀請您叁與【拾光未盡】感恩募款茶會,一同回顧好民在中台灣推動轉型正義、人權教育與公民參與的軌跡,見證年輕世代注入的能量!

時 間|6/28(六)14:30–17:00
地 點|通豪大飯店 維爾席宴會廳(台中市北區中清路一段521號5樓)
午茶券|每人$999

團體購票(10張以上)請洽 資深行政主任林先生:04-2223-1523
聯絡信箱|service@ccat.tw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