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裁的思維並不複雜,國家制定法律的目的,不是保障人民的權利,而是方便統治與管理。」
2025好國學院
09.07《Total Trust》電影座談
《Total Trust》由中國旅美導演張嘉玲執導,透過紀錄三組人的生活,揭露中共政府如何利用數位科技與各種手段監視、控制人民。
陳紫娟的丈夫是維權律師常瑋平,曾為法輪功、愛滋病等「敏感人權事件」代理辯護。2019年常瑋平和其他律師、維權人士聚會,討論時政與公民社會,隨後與會人士遭大量抓捕。常瑋平也拍影片揭露自己在被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期間遭受極端酷刑。
陳紫娟和兒子兔兔為了營救丈夫,嘗試拍影片上傳社群、寄信給各處長官、前往監獄尋找常瑋平,但卻遭遇龐大困難,陳紫娟的健康碼被標成黃色,使她寸步難行,手機定位也被監測導致監所人員提早知道她的到來。
王全璋、李文足與兒子一家三口也同樣遭到監控阻礙。王全璋是2015年遭「709大抓捕」的其中一位律師,現雖已出獄,但仍遭政府密切關注。在「敏感日子」,政府人員就會到他們家門口監控,限制他們外出,兒子更因此常常轉學。
黃雪琴是一名記者,因參與過 #metoo 運動揭露高官、教育高層的騷擾行為,以及報導過2019香港反送中運動而被中共政府盯上。「一代一代的人已經被言論壓迫到內化了這個審查,從別人審查你,到現在你會自己審查自己。一開始可能失去一點無所謂,但是這個政權就是會讓你失去一點,它就在往裡面再拖一點......」
電影同時揭露中共政府如何透過社區網格化管理、社會信用級別等制度,深入而細緻地監控人民。社區網格化管理透過管理員及志願隊定時巡邏,甚至詳細記錄各地居民的行動,譬如出門丟垃圾、停車有沒有停好等等。社會信用級別則有超過190種方式可以增加積分、超過1040種行為會減少積分,譬如婚禮過度鋪張也是扣分的理由,但卻沒有「如何算是鋪張」的標準。而這些信用級別會影響到家庭小孩的升學、更會限制你能否購買機票、高鐵票。
在映後座談中,與談人李明哲分享自己當初在赤山監獄中,原先規定是工作五天、學習一天、休息一天,但實際上大家根本沒有休息日,甚至每天都要工作14小時。李明哲問為何身為執法單位的監獄自己卻不依照法律走?監獄人員卻說:「我是管理者,你們是被管理者,就算你們有道理也不能聽你們的。」
獨裁的思維並不複雜,國家制定法律的目的,不是保障人民的權利,而是方便統治與管理。譬如疫情時遇到有人染疫,中共政府的做法就是把住家、甚至整個社區封鎖,不讓裡面的人出來,根本不必在乎任何人權。另外,在解釋獨裁政府施政不考慮民意,只思考如何讓自己管理方便與利益。李明哲用中國人購買預售屋做為例子。中國人買預售屋必須繳交全部款項,當預售屋爛尾時,中國人還要背付房貸。而台灣人如果面對房屋爛尾,會損失百分之三至五的訂金。和中國人來比,損失相對小很多。因為民主政府施政必須考慮民意,而中國地產商和地方政府基本是利益共生。
李明哲也提及為何維權律師受到中共政府最嚴重的打壓?因為帶頭違法的是中共官員,而這些律師用中國人最可以接受的方法在告訴人民,政府才是違法的角色。中共政府自然不能放任這樣的情況繼續,因此才會有2015年的「709大抓捕」、2019年「廈門聚會案」。
譬如片中陳紫娟連丈夫關在哪個看守所都不知道,只能推測並前往試圖探望。依法應該可以匯錢給常瑋平、也能請律師為他辯護,但實際上卻不給匯錢、不能請律師,連開庭都不讓陳紫娟去看。政府以「國家安全」當作理由,解釋自己的違法行為。
因為專制的政府不受監督、不受控制,因此即使中央政府對待人民並沒有如此惡劣,但地方政府卻勢必會濫權,且只要有反對的聲音,就會想辦法說你「顛覆國家政權」,與談人李明哲當初就是被控「用網路聊天群顛覆國家政權」。
李明哲最後分享,在2025年的今天,許多年輕人對政治冷感。我們該思考如何引導,如何讓大家理解自由民主的重要。透過這部片,我們可以知道生活在專制國家,你是保護不了自己的生活的,你的存款在銀行可能領不出來、你無法自由訂購機票、高鐵票外出旅行。《Total Trust》呈現中國人的實際生活,身在台灣、享有自由的我們必須去看見、去知道,才會理解維繫日常生活有多麼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