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es in the sky(天空の目)開展側記

2019年4 月04日

 

文 / 傅智恆(自由路上藝術節志工)
 
17日,好民行動文化協會舉辦「自由路上藝術節—井早智代創作展開幕茶會」,秘書長楊宗澧表示希望透過藝術活動,從小地方開始推展轉型正義。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鄭清華也到場致意,以「人在做,天在看」詮釋井早智代的創作。
 
藝術家井早智代則表示她2017年就曾經來過台灣,當時在交通大學做西藏人權議題的展覽,但她卻說自己過去20年藝術創作,其實都無涉政治,不過當她到了印度接觸藏人,知悉藏人為人權自我犧牲,才引發她從事政治、社會相關議題的創作。
 
說到自己的藝術創作,井早智代作品中多有海洋、眼睛、身體等形象,她解釋,一隻眼睛代表一個生命,每個眼睛都正在看著這世界,然而大家在這廣大海洋中,雖都是個體,卻也不分彼此。大量的手臂代表向上天獲取希望,藍色小腿剪紙則展現藏人爬山逃離西藏時,腿部被凍成藍色的意象,亦是對自由的嚮往。展覽中亦有以台灣天燈為素材的創作,結合著子宮造型,象徵著希望與新生命。
  
最後,井早智代表示,她還希望認識更多228、白色恐怖的內涵,希望透過超越國界的藝術創作,與全人類共享自由與希望。
 
● 展覽資訊
Eyes in the sky(天空の目)|井早智代
展期:2019.03.17 Sun. -2019.04.07 Sun. 12:00-18:00
地點:中區再生基地(台中市中區中山路69號2樓)

 
● 相關活動
4月05日 Fri. 19:00-21:30 創作即是反抗講座
地點:中區再生基地(台中市中區中山路69號)

好民推薦

 

本講座將分為三部分:

一、關於《遺址》
作家林承志以親身參與國防工程「佳山計畫」的經驗,結合當地部落傳說與文化記憶的田野調查,虛實交織創作小說《遺址》。他將國軍擴建台東志航基地(建安737工程)的艱辛過程,融入原住民族的歷史創傷與文化變遷,為被忽略的土地與人留下見證。

二、關於林茂生博士
身為二二八受難者林茂生之孫,林承志將分享祖父留下的生命印記與珍貴遺物,包括東京帝大與哥倫比亞大學的畢業證書、勳五等瑞寶章、龍頭拐杖與訂製眼鏡等首度曝光的歷史物件。作為二二八遺族,他透過家族記憶,重申歷史真相的重要與面對過去的必要。

三、關於大罷免
面對當前民主的關鍵時刻,林承志將以創作者與公民的身分,談「大罷免」的歷史意義與當代價值。當下終將成為歷史,這一切都不容我們置身事外。

邀請您來聆聽這場穿梭歷史、文化與公民行動的深度對話,從《遺址》走進我們共同的台灣故事。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